[实用新型]一种超薄脉冲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491.4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军军;王万军;付秋菠;郭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4/005 | 分类号: | H01G4/005;H01G4/30;H01G4/1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刘渝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脉冲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软板工艺的超薄脉冲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现代民用、国防工业等重要的电子元器件,采用电容存储电荷,通过瞬间触发释放脉冲大电流实现短脉冲放电。电容的基本原理是采用陶瓷介电材料将正负两极隔开,并在两极上存储大量的电荷。目前,常用的电容器主要有两种,有机薄膜电容和陶瓷电容。有机电容存储量大,但是同时体积也较大。其生产流程需要经历卷绕、冷压(或热压)、预编带、喷金、焊接、封装、分选、打标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很多流程依靠人工或者半自动化设备来完成,生产效率低。陶瓷电容属于刚性器件,在变形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失效、漏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成熟的软板(FPC)制造工艺,设计一种新型超薄脉冲电容器。
一种超薄脉冲电容器,包括交叉叠放在一起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均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FPC基板,以及基板正面的覆铜膜和基板背面的陶瓷介电材料膜;
在正极板和负极板上,均有贯穿覆铜膜、FPC基板和陶瓷介电材料膜的导电通孔;
所有正极板的镀铜膜通过正极板上的导电通孔导通;
所有负极板的镀铜膜通过负极板上的导电通孔导通;
交叉叠放的正极板和负极板的覆铜膜一面均向上,并通过加压键合的方式固连在一起。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数量相同;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导电通孔在位置在镀铜膜的一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介电材料与镀铜膜的位置相对应,且介电材料的大小将镀铜膜的相应位置完全覆盖。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结构完全相同,正极板在FPC基板平面内旋转180°后即呈交叉叠放时负极板的结构。
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所述超薄脉冲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在FPC基板正面上通过压合的方式覆一层铜膜形成覆铜膜;
2)在FPC基板背面形成陶瓷介电材料膜,从而完成极板的制作;
3)采用与步骤(1)和(2)完全相同的工艺,完成多个极板的制作;
4)根据需求,将若干正极板和负极板交叉放置,放置过程中,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镀铜膜均朝上;
5)通过加压键合的方式,将正极板和负极板固连在一起;
6)在正极板上制作导电通孔,将所有正极板的镀铜膜导通;
7)在负极板上制作导电通孔,将所有负极板的镀铜膜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超薄脉冲电容器包括正极板、负极板和导电通孔组成,正极板和负极板均由镀铜膜、聚酰亚胺基片和陶瓷介电材料膜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使用的材料均为常用软板(FPC)基板材料,材料来源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工艺采用软板(FPC)制造工艺,非常适合于批量制造和生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在制造过程中,通过在聚酰亚胺基板的正反两面分别镀铜膜和陶瓷介电材料膜,形成“铜膜-聚酰亚胺-陶瓷介电材料膜”的片状结构,作为电容器的正极板;将该片状结构在平面内旋转180°后作为电容器的负极(实际上,负极板与正极板的形状完全一样)。将正极和负极交叉叠放在一起,压合并键合成为一体。在压合后,通过导电通孔将所有的正极板并联在一起,同时通过导电通孔将所有的负极板并联在一起,即完成了该电容器的制造。因此,该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容器制造非常简单,适合于大批量、低成本生产制造。而且,由于铜膜、聚酰亚胺膜和陶瓷介电材料膜都可以控制在几十um~几百um的厚度,因此,该电容器的总厚度可以控制在亚毫米级别。除此之外,通过增加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数量,可以提高电容器的容量,大大拓宽了其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超薄脉冲电容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正极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正极板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正极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4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