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095.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平;叶海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卓信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准尺寸的工具。
目前,公告号为CN2036973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过桥弯管件模具反向二次抽芯机构,它包括上复板、下复板,下复板上安装有两块模脚,两块模脚之间设置有上顶板、下顶板,上顶板上安装有顶针,顶针贯穿于该模具且与过桥弯管件接触,在过桥弯管件生产完成的时候,通过顶针将该管件顶出模腔,不过在顶针将该管件顶出的时候,该管件的外侧壁上会残留有顶针痕迹,对该管件的表面光洁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具有在对管件进行顶出时管件表面无顶针痕迹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定模,所述定模上设置有型腔,所述动模上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与型腔扣合形成模腔,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用于对模腔内部的产品进行顶出的顶出机构,所述动模上贯穿设置有收纳槽,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滑移连接在收纳槽内部的顶杆、设置在顶杆顶端上的夹持管、设置在夹持管两端的夹爪、设置在夹爪上且用于驱动夹爪相互远离的第一弹簧,所述收纳槽的内槽壁与夹爪的外侧壁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模腔进行注塑的时候,收纳槽的内槽壁与夹爪的外侧壁抵接,且驱使夹持管两端的夹爪相互抵接形成完整的环形;在模腔内部的管件注塑完成的时候,只需要控制动模向着背离定模一侧移动,直至动模与定模完全分离,然后控制顶杆向着定模一侧移动,此时夹持管两端的夹爪以及夹持在夹爪上的管件随着顶杆一侧移动,且夹爪的外侧壁与收纳槽的内槽壁分离,第一弹簧对夹爪施加以弹力,使得夹持管两端的夹爪相互分离,夹爪对管件的夹持作用消失,此时可以将管件取下,这样设置的顶出机构在对管件进行顶出的时候,由于夹爪弧形且与管件的外侧壁贴合,这样顶出的管件外侧壁上没有顶针痕迹,保证了管件的表面光滑程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夹持管的内部,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持管两端的夹爪相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位于夹持管的内部,这样设置的第一弹簧不会与模腔内部的注塑液接触,这样就不会出现因注塑液冷却凝固而降低第一弹簧弹性的情况,保证了第一弹簧的使用寿命;且设置在夹持管内部的第一弹簧不会对顶杆的移动产生影响,使得顶出机构的使用过程更加顺畅。
优选的,还包括套杆,所述套杆设置在顶杆以及收纳槽之间,所述套杆底部上设置有限定环,所述收纳槽的内槽壁上设置有用于供限定环滑移的限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模腔内部的管件顶出的时候,对顶杆施加以指向定模一侧的压力,由于顶杆位于套杆的内部,且顶杆与套杆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在压力作用下顶杆与套杆一同向着定模一侧移动,直至套杆外侧壁上的限定环与限定槽的槽口抵接,此时套杆不再移动,且夹持于夹爪上的管件凸出于定模的上表面,之后顶杆在压力的作用下继续向着定模一侧移动,直至顶杆端部上的夹爪与套杆分离,此时第一弹簧对夹持管两端的夹爪施加以弹力,使得夹爪背离夹持管的端部相互分离,此时夹爪对管件的夹持作用消失,可以较为方便将注塑完成的管件取出。
优选的,所述顶杆上设置有限定件,所述限定件用于限制顶杆在套杆内部的滑动,且在限定环与限定槽的槽口抵接时,限定件解除对顶杆的限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顶杆上设置有限定件,通过限定件来限定顶杆与套杆之间的相对滑动,这样在设置顶杆以及套杆的时候,可以控制顶杆的外直径略小于套杆的外直径,以减小顶杆与套杆之间的相对摩擦,使得顶杆与套杆不易因相对摩擦而出现磨损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限定件包括设置在套杆内侧壁上的嵌槽、设置在顶杆外侧壁上且用于与嵌槽嵌合的楔形块、设置在顶杆上且用于驱动楔形块向着嵌槽一侧移动的第二弹簧,所述楔形块的楔形面朝向定模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注塑完成的管件取出时,对顶杆施加以外力,与此同时,第二弹簧驱动楔形块向着向嵌槽一侧移动,且楔形块嵌接在嵌槽内部, 由于嵌槽内槽壁对楔形块的抵接作用,套杆与顶杆同时向着定模一侧移动,直至套杆外侧壁上的限定环与限定槽的内槽壁抵接,此时嵌槽的内槽壁与楔形面抵接且驱动楔形块向着背离嵌槽一侧移动,此时第二弹簧被压缩,直至楔形块与嵌槽完全分离,顶杆在外力的作用下向着定模一侧移动,这样设置的限定件结构简单,使用过程较为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卓信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卓信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材接头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化生产的推坷弹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