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液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3087.7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兰;黄洪;范琴;周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液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液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分析仪器的废液收集无特定装置,通常直接将仪器的废液管插入废液桶中进行收集。分析检测所使用的流动相通常包含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有机胺等挥发性有机溶剂,因此,仪器排出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如果未对废液收集装置进行密封等处理,极易导致有机溶剂的挥发扩散,造成实验室空气污染、危害环境和人员健康。此外,由于分析仪器的废液管通常直接插入废液桶,难以观察废液管排液是否畅通,不便于及时发现管路堵塞等仪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废液收集系统,既可过滤废液瓶中的挥发性有机试剂,避免其污染空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液收集系统,包括废液瓶、净化管和通气管,所述废液瓶的瓶口朝上,所述瓶口设有密封塞B,所述密封塞B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孔,所述通气管一端插装在密封塞B的插孔中,所述通气管另一端连接净化管,所述净化管中装有固体吸附试剂。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管管口朝上,管口有适配的通气塞。优选的,所述净化管的内径大于通气管的内径,所述净化管与通气管一体制造。
进一步的,废液收集系统还包括可视漏斗和排液管,所述可视漏斗的广口朝上,所述广口设有密封塞A,所述密封塞A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所述排液管一端与可视漏斗的尾端连接,排液管另一端插装在密封塞B的插孔中,所述可视漏斗、排液管和废液瓶内部相通,所述可视漏斗为透明抗腐蚀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的入口位于废液瓶顶部。
进一步的,废液管的尾端插装在密封塞A的插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废液管的尾端伸进可视漏斗中但不接触可视漏斗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B上有三个以上的插孔,所述密封塞A上有两个以上的插孔,未使用的插孔中装有孔塞。
进一步的,所述可视漏斗的材质为玻璃、聚丙烯、聚乙烯或聚四氟。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塞A和密封塞B的材质为聚乙烯、聚四氟、硅橡胶、或聚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净化管与废液瓶连通,既能自动调节废液瓶中的气压,利于废液排放到废液瓶中,又可有效过滤废液中的挥发性有机试剂;
2.本实用新型便于观测废液的排放情况,如发生管路堵塞可及时发现,避免因管路堵塞导致仪器受损;
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拆卸组装,净化管中的吸附试剂更换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液管、2-密封塞A、3-可视漏斗、4-排液管、5-密封塞B、6-净化管、7-通气管、8-通气塞、9-废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废液收集系统,包括废液瓶9、净化管6和通气管7,废液瓶9的瓶口朝上,瓶口设有密封塞B5,密封塞B5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孔,通气管7一端插装在密封塞B5的插孔中,通气管7另一端连接净化管6,净化管6中装有固体吸附试剂,固体吸附试剂为活性炭、分子筛、微孔过滤材料,优选为活性炭。净化管6通过尾端的通气管7与密封塞B5的插孔插接相连,既能自动调节废液瓶9中的气压,又可有效过滤挥发性有机试剂。优选的,净化管6管口朝上,管口有适配的通气塞8,通气塞8为网状或在普通密封塞或密封盖上设置通孔的通气组件均可。优选的,净化管6的内径大于通气管7的内径,净化管6与通气管7一体制造。
废液收集系统还包括可视漏斗3和排液管4,可视漏斗3的广口朝上,广口设有密封塞A2,密封塞A2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排液管4一端与可视漏斗3的尾端连接,排液管4另一端插装在密封塞B5的插孔中,排液管4与可视漏斗3插接,通气管7的入口位于废液瓶9顶部,防止因液体过多而导致净化管吸入废液而失效。可视漏斗3、排液管4和废液瓶9内部相通。可视漏斗3为透明抗腐蚀材质,可视漏斗3的材质优选玻璃、聚丙烯、聚乙烯或聚四氟,排液管4的材质为聚丙烯、聚乙烯、聚四氟、硅橡胶。
废液管1的尾端插装在密封塞A2的插孔中,废液管1的尾端伸进可视漏斗3中但不接触可视漏斗3的内壁。废液管1插入可视窗的深度可调节,废液管1插入的深度优选为其末端不接触可视漏斗3内壁,便于观察废液管口的废液排放是否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3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室危险液体试剂用加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芯试管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