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1356.6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0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晖;王永超;夏永强;周晨;陈伟;曹丙伟;谭鹏;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C5/42 | 分类号: | B28C5/4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尹庆娟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载 混凝土 搅拌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搅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工程施工中,为了减少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的存放量,需要将大量的建筑材料放置在远离施工现场的地方。混凝土搅拌车可以实现在运输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搅拌作业,因此混凝土搅拌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搅拌车用来运送建筑用混凝土的专用卡车;由于它的外形,也常被称为田螺车。
混凝土运输车是公路建筑工程作业施工过程的常用设备,在当今的大多数搅拌车的铲斗车中,其结构多为开口式铲斗,即前端敞口,用于挖取物料,后部上端位置设置有后部开口,用于出料,通过计算上料位置及物料下滑角设计铲斗结构,通过机械臂作用,用铲斗将物料铲起,运送到搅拌罐口,使得铲斗到达进料口时,物料刚好下滑而进入搅拌罐。铲斗作为混凝土搅拌车工作装置上受力变化最频繁和受到冲击磨损最大的部件,也是铲斗工作装置维护最为频繁的部分之一。现有技术中的铲斗由于内部结构的设计并且整体为开口式,通常的搅拌车铲斗在使用中,容易造成漏料以及积料,而降低了铲斗的使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容易造成漏料和积料的问题,提高铲斗的使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包括:
铲斗本体;
使铲斗本体的后部开口闭合或敞开的开合结构;
以及设置在铲斗本体内部的向内凹的弧形的防积料挡板,所述防积料挡板设置在铲斗本体的铲斗体侧壁、铲斗体底板和后部开口之间形成的棱形区域,所述防积料挡板与各个焊接面之间线面相切。
所述开合结构包括:
和后部开口外端贴合相对滑动的铲斗门;
分别和铲斗门两侧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和设置在铲斗体侧壁后部下方的第三安装耳板铰接;
以及和所述铲斗门连接驱动铲斗门相对后部开口运动的铲斗门液压缸,所述铲斗门液压缸的活塞缸后部和固定在铲斗体顶部挡板上的第一安装耳板铰接,所述铲斗门液压缸的活塞杆和固定在所述铲斗门上端面的第二安装耳板铰接,驱动铲斗门以连接板为半径做圆弧运动。
所述铲斗体底板、两个铲斗体侧壁前端开口处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耐磨防护板。
所述铲斗体底板的底部弧面处均匀设置多个弯曲防护板。
每个弯曲防护板宽度不超过铲斗宽度的八分之一。
两个所述的铲斗体侧壁后部上端固定有第四安装耳板,抖杆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和所述第四安装耳板铰接。
在铲斗本体前端开口处,铲斗体顶部挡板的长度大于铲斗体底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铲斗车的挖取用机械手和所述第三安装耳连接,抖杆液压缸和铲斗车车身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开合结构,在铲斗铲料以及铲斗铲完料翻转提升至搅拌罐进料口期间,铲斗门处于关闭的状态,保证了铲斗在被从铲料到抬升至到达搅拌罐进料口的过程中,铲斗内的物料不会从后部洒出;铲斗本体内部防积料挡板的设计使得积料的情况得到改善,且铲斗顶部挡板长于铲斗底板,有效地防止了在铲斗到达最高位置时由于惯性的原因使得物料冲出铲斗洒至搅拌罐罐口外面,提高了铲斗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结构后视图;
其中:1、铲斗体底板;2、铲斗体侧壁,3、铲斗体顶部挡板,4、后部开口,5、铲斗门,6、连接板,7、铲斗门液压缸,8、第一安装耳板,9、第二安装耳板,10、第三安装耳板,11、抖杆液压缸,12、第四安装耳板,13、耐磨防护板,14、弯曲防护板,15、防积料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装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铲斗包括:
铲斗本体,所述铲斗本体包括铲斗体底板1、两侧的铲斗体侧壁2以及铲斗体顶部挡板3,铲斗体的后部设置有后部开口4,用于卸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1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