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0508.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6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翟一凡;周浩;郑礼;陈浩;张思聪;于毅;吴光安;李丽莉;门兴元;周仙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49/00 | 分类号: | A01K49/00;A01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配式 熊蜂 饲养 装置 | ||
1.一种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蜂盒和营养液盒;其中,所述蜂盒包括:
蜂盒盒体,所述蜂盒盒体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蜂盒盒体的尺寸由小到大依次设置;在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底面设置有安装口,顶面上设置有可闭合的操作口;在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和巢口装置;
一个蜂盒底板,所述蜂盒底板与多个蜂盒盒体中的每一个均配套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蜂盒底板适宜于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多个蜂盒盒体中的任意一个的底面上且封闭所述蜂盒盒体的安装口;在所述蜂盒底板上设置有花粉饲喂器和营养液饲喂器,所述营养液饲喂器设置有吸食管道,在所述吸食管道内设置有吸附芯;
所述营养液盒位于所述蜂盒的下方,所述营养液盒与所述多个蜂盒盒体中的任意一个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营养液饲喂器的吸附芯延伸至所述营养液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液盒与多个所述蜂盒盒体均设置为矩形盒体,所述营养液盒的顶面的尺寸与多个所述蜂盒盒体中最大的一个的底面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蜂盒盒体的底面的安装口的尺寸相同;
所述蜂盒底板的尺寸与所述安装口的尺寸相同,适宜于插装入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安装口中;
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顶面的操作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蜂盒底板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安装口两侧的卡槽,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蜂盒底板两侧的卡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蜂盒盒体中的每一个均是由顶面和四个侧壁形成的矩形合围,整个底面则完全敞口设置,形成所述安装口;所述蜂盒底板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多个所述蜂盒盒体中最大的一个的底面尺寸;
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侧壁底端的凸条以及设置在所述蜂盒底板上的多组卡槽结构,所述多组卡槽结构分别与所述多个蜂盒盒体的侧壁底端的凸条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侧壁底端设置有四个凸条,所述四个凸条分别设置在所述蜂盒盒体的四个侧壁上;每组所述卡槽结构也相应设置有四个卡槽;所述多组卡槽结构沿所述蜂盒底板中心向外的方向依次围绕设置;所述尺寸由小到大依次设置的蜂盒盒体中,除了最小号的蜂盒盒体外,每个所述蜂盒盒体的操作口的尺寸与小一号的蜂盒盒体的横截面尺寸相等,适宜于小一号的蜂盒盒体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盒盒体设置有三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蜂盒盒体的尺寸依次为:第一蜂盒盒体,长13cm、宽15cm、高15cm;第二蜂盒盒体,长18cm、宽25cm、高18cm;第三蜂盒盒体,长21cm、宽30cm、高21c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组配式熊蜂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熊蜂饲养装置还设置有外盒,所述外盒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蜂盒和营养液盒适宜于放置在所述外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05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蜂产品组装盒保存巢框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