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人数识别及发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80351.1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石红国;贺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Q50/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人数 识别 发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地铁人数识别及发布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各大城市都致力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不会出现堵车现象,十分方便快捷,因此很多乘客都选择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出现。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车厢乘客数量分布不均衡现象,出现部分车厢乘客拥挤,而部分车厢甚至还有空座位的现象。此外,大部分乘客会选择自动扶梯或楼梯附近的屏蔽门候车,因此在候车时会经常听到地铁工作人员指引乘客,请乘客往两端车厢走,两端等待乘客数量较少。
因此,为了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实现地铁车辆运力均衡化及最大化,一种地铁人数自动识别及发布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实现地铁车辆运力均衡化及最大化的地铁人数识别及发布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地铁人数识别及发布系统。该地铁人数识别及发布系统包括:
设于站台内每节车厢对应的候车区的第一人数采集器,所述第一人数采集器采集该车厢外的候车乘客图像;
设于每个车厢内的第二人数采集器,所述第二人数采集器采集该车厢内的乘车乘客图像;
设于站台内的中心控制器,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第一人数识别器,所述第一人数采集器将采集的候车乘客图像传输给所述第一人数识别器,所述第一人数识别器处理所述候车乘客图像得到每节车厢外的候车人数;
设于列车上的终端处理器,所述终端处理器包括第二人数识别器,所述第二人数采集器将采集的乘车乘客图像传输给所述第二人数识别器,所述第二人数识别器处理所述乘车乘客图像得到每节车厢内的乘车人数;所述终端处理器将所述乘车人数信息传输给中心控制器;
设于站台内候车区的至少一个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中心控制器通信以显示每节车厢内的乘车人数和每节车厢外的候车人数。
本实用新型的地铁人数识别及发布系统可以显示每节车厢内乘车人数和与该车厢对应的候车人数,使乘客选择更为舒适的候车区进行候车;其中,所述每节车厢内的乘车人数为列车到达该站点前该车厢内的乘车人数。另一方面,统计车厢内乘车人数及站台候车人数(即每节车厢外的候车人数之和),可以统计哪个时间段乘客人数较多,哪个时间段乘客人数较少,可以以此为根据,进行发车时间间隔的调整。此外,还可以对哪个区段乘客人数较多,哪个区段乘客人数较少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可以组织合适的大小交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每节车厢内的至少一组下车站点按钮,所述下车站点按钮的个数和名称与该列车的行驶路线相匹配;所述终端处理器还包括下车人数识别器,所述下车人数识别器与下车站点按钮相连,所述下车人数识别器根据所述下车站点按钮传输的信息统计每节车厢内的乘客在每个站点的下车人数;所述终端处理器将所述下车人数信息传输给中心控制器;所述显示屏显示每节车厢内的乘客在该站台下车后的剩余人数和每节车厢外的候车人数。由此,通过统计每个车站下车人数,这样就可以提前得出某节车厢下车后车厢内的剩余乘客人数,这样就可避免了某节车厢下车乘客数量过多,车厢内总人数参考价值不大的现象。例如,在列车从第N-1个站点驶出至到达第N个站点之前,车厢内的乘车人数X由第二人数采集器采集,而在第N个站点下车的下车人数Y由下车站点按钮采集,因此,列车在到达第N个站点后,下车后的该车厢内的剩余乘客人数Z即等于X-Y。
进一步,在每节车厢的每个车门处均设有所述下车站点按钮。由此,更便于乘客输入其下车站点。
进一步地,在每个车门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下车站点按钮。由此,上车乘客可以更快地录入其下车站点,使得下车人数的获取更快更准,相应的使某节车厢下车后车厢内的剩余乘客人数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下车人数识别器处理所述下车站点按钮传输的信息所得的下车人数在10-30s内保持恒定时,再将所述下车人数信息传输给中心控制器。由此,使得下车人数的获取更为准确。
进一步地,在每节车厢对应的每个屏蔽门上均设有所述第一人数采集器。由此,每节车厢外的候车人数即为对应的每个屏蔽门外的候车人数之和,此时的候车人数更为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还显示每个屏蔽门外的候车人数。由此,更便于乘客选择更为舒适的候车区候车。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与中心控制器采用地面无线网络通信;所述终端处理器与中心控制器采用地面无线网络通信。由此,使信息更稳定和高效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80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