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滑轮套及防滑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79677.2 | 申请日: | 201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1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C27/06 | 分类号: | B60C2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滑轮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防滑轮套及防滑胎。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在冰冻地面上容易打滑,很不安全。目前,常见的汽车防滑设备,防滑效果不明显,安装与拆卸的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滑轮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滑效果不明显,安装与拆卸的操作不便的问题。该汽车防滑轮套,其滚动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口,利用凹口被压在冰面时产生的负压,使滚动面较牢的吸附在冰面上从而具备良好的防滑效果。而且汽车防滑轮套具有缺口,将缺口打开使得轮胎被嵌入安装,同样地,也方便了防滑轮套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胎,具有上述的汽车防滑轮套,具备上述的汽车防滑轮套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防滑轮套,包括环状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两侧的侧缘;壳体具有与轮胎胎面相适应的轮廓,包括设于外侧的滚动面以及设于内侧的结合面;滚动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口,结合面上设有多个与胎面花纹相配合的第一凸起。壳体上开设有缺口,缺口沿滚动面贯穿至结合面。
发明人发现:常见的汽车防滑装备,包括雪地胎与防滑链。其中雪地胎作为在冰雪路面的情况下使用的备用轮胎,价格昂贵,携带不便,并不能满足日常需求。而防滑链作为最近开发的一种现代的车辆防滑设备,价格便宜且外观美观,有些防滑链结实耐用但是噪音大,拆装困难,而且对轮胎磨损较大;有些安装方便但是容易断裂,造成交通事故。
针对解决这种情况,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能够专门用于冰雪路面的汽车防滑轮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滑效果不明显,安装与拆卸的操作不便的问题。
该汽车防滑轮套,包括环状壳体以及设于壳体两侧的侧缘。壳体用于包覆汽车轮胎,从而具有与轮胎胎面相适应的轮廓。壳体包括设于外侧的滚动面以及设于内侧的结合面;其中滚动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口,利用凹口被压在冰面时产生的负压,使滚动面较牢的吸附在冰面上从而具备良好的防滑效果。结合面上结合面上设有多个与胎面花纹相配合的凸起,使用时将轮套里面的凸起与汽车轮胎的凹纹相压配。且汽车防滑轮套具有缺口,将缺口打开使得轮胎被嵌入安装,再通过其他紧固件把缺口封合,使得整个汽车防滑轮套紧紧压在汽车轮胎上形成有效的防滑轮。该汽车防滑轮套结构简单实用,装拆相对比较方便,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侧缘向结合面延伸,用于包覆轮胎胎侧。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汽车防滑轮套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固定端与弹性件;两个固定端对称设于侧缘上,弹性件相对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固定端包括设于侧缘表面上的第二凸起,以及开设于第二凸起的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弹性件的端部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第一固定孔向靠近滚动面的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弹性件上还套设有可滑动的固定套;第二凸起设有外螺纹,且与固定套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滚动面上还开设有排水槽。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壳体分布于缺口的两端开设有多个第二固定孔。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多个第二固定孔对称设于侧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防滑轮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滑效果不明显,安装与拆卸的操作不便的问题。该汽车防滑轮套,其滚动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口,利用凹口被压在冰面时产生的负压,使滚动面较牢的吸附在冰面上从而具备良好的防滑效果。而且汽车防滑轮套具有缺口,将缺口打开使得轮胎被嵌入安装,同样地,也方便了防滑轮套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滑胎,包括轮胎与上述的汽车防滑轮套;汽车防滑轮套套设于轮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滑胎,具有上述的汽车防滑轮套,具备上述的汽车防滑轮套的特点,具有良好的防滑效果,有利于安装与拆卸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9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