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泄压阀格栅、衣帽架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8082.5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4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陈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泄压阀 格栅 衣帽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泄压阀格栅、衣帽架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后排座椅后方的汽车钣金上通常设置有泄压阀,泄压阀前端的衣帽架上设置有格栅,泄压阀用于为车门关闭时产生的气流提供排放通道,以避免乘客产生压耳感。
图1为现有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向的断面图。如图1至图3 所示,泄压阀格栅包括:格栅主体1,格栅主体1的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2,开口2的位置处设有交叉布置的横向栅条3和纵向栅条4,横向栅条2之间间隔排布,纵向栅条3之间间隔排布。横向格栅2与纵向格栅3将上述开口 2分割为多个小孔。
为了避免驾乘人员透过格栅的小孔看到汽车钣金,需要在格栅背面粘贴或焊接一块较厚的无纺布5进行遮蔽,但是无纺布会影响气体通过,减弱了泄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泄压阀格栅、衣帽架总成及汽车,用于在不影响泄压效果的同时,对汽车钣金进行遮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泄压阀格栅,包括:格栅主体,所述格栅主体上设有开口、以及从所述开口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至少两个横向栅条,至少两个所述横向栅条间隔排布;
所述横向栅条在所述格栅主体上投影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横向栅条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横向栅条包括:固定于所述格栅主体上的基部以及固定在所述基部上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呈设定角度。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设定角度为钝角。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基部与所述格栅主体呈第一设定角度。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第一设定角度为锐角。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横向栅条的数量为四个。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基部与弯折部为一体成型。
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所述横向栅条与格栅主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衣帽架总成,包括:衣帽架、以及与衣帽架相连的汽车钣金和如上所述的汽车泄压阀格栅。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衣帽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有开口的格栅主体,开口的位置处设置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横向栅条,横向栅条在格栅主体上的投影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横向栅条之间的距离,则横向栅条可以遮挡住相邻横向栅条之间的间隙,使得驾乘人员不能透过格栅看到汽车钣金,提高了视觉美观性。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设置无纺布,也能够保证气体流通,又降低了汽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向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向的断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泄压阀格栅中横向栅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格栅主体; 2-开口; 3-横向栅条;
31-基部;32-弯折部;4-纵向栅条;
5-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 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泄压阀格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 中B-B向的断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泄压阀格栅中横向栅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泄压阀格栅,包括:格栅主体1,格栅主体1上设有开口2、以及从开口2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的至少两个横向栅条3,至少两个横向栅条3间隔排布。上述格栅主体1以及其上设置的开口2可参照现有技术来实现。
开口2可以设置在格栅主体1中心区域,例如图中所示的方孔。横向栅条3从开口2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例如图4和图5中所示的从开口2的左端延伸至右端。横向栅条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横向栅条3间隔排布,则相邻的两个横向栅条3之间留有间隙,用于供气体通过,以保证泄压阀的泄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8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的底护板及包括其的汽车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隔音板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