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绘制实验用冷凝内置式沸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7710.8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4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伟;冯绍平;陈显兰;许可强;黄兆龙;刘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08 | 分类号: | G01N25/08;G09B23/24;G09B2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61199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平衡 相图 绘制 实验 冷凝 内置 沸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绘制实验用冷凝内置式沸点仪。
背景技术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绘制实验是物理化学中有关相平衡的一个经典实验,实验主要通过测定不同组成的双液系平衡时的折光率,用沸点仪在常压条件下测定双液系在不同组成时的沸点和气-液两相呈平衡时的组成,从而得到气-液平衡相图。但是现有的沸点仪主要有以下缺点:(1)液相及气相冷凝液取样均在同一个固定的装置上进行,取样时容器的轻微晃动可能导致气相冷凝液流回到盛有二组分液相的烧瓶中,造成液相组成的误差。(2)传统的沸点仪冷凝管和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容器设计在加热容器的侧边,使得气相冷凝液不能直接、迅速冷凝至溶液中。(3)冷凝管离二组分液相液面较远(6-8cm处),分馏作用相对明显,不能代表实际的气相组成,实验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取样方便快捷、能准确测定气液相的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绘制实验用冷凝内置式沸点仪。
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绘制实验用冷凝内置式沸点仪,包括带有中间磨口和两个侧边磨口的磨口三口烧瓶,在磨口三口烧瓶中间磨口上插接有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一个侧边磨口作为加料口及液相取液口,另一个侧边磨口插入温度感应器及用导管连接的电热丝并用橡皮塞塞紧磨口;所述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包括中心带直立进水管的冷凝管、套在冷凝管中下部外的曲面底气相凝聚管,在冷凝管的上部开设有通向大气的出水口,在气相凝聚管的上部开设有通向大气的压力平衡口,气相凝聚管的下部位于曲面底以上位置开设有气相入口;整个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的下部插入磨口三口烧瓶内且底部位于烧瓶内待测二组分液相上方1.0-2.0cm处;磨口三口烧瓶中的待测二组分液相经过电热丝加热后,气相蒸气由气相入口进入气相凝聚管,在由进水管、出水口及冷凝管构成的冷凝系统作用下形成气相冷凝液并汇集于气相凝聚管的曲面底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改进及有益效果:
(1)气相的冷凝收集位于二组分液相上方1.0-2.0cm处,有效避免了传统沸点仪冷凝管离液相液面较远造成的分馏作用影响,使得取样的气相组成更接近实际值,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位于二组分液相上方,气相冷凝液能直接、迅速冷凝汇集于气相凝聚管的曲面底处,效果相对较好。
(3)气相冷凝液可以通过气相入口进行取样,液相则通过加料及液相取液口取样,取样方便快捷,实验速度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磨口三口烧瓶;2、电热丝;3、温度感应器;4、橡皮塞;5、进水管;6、出水口;7、压力平衡口;8、冷凝管;9、气相凝聚管;10、气相入口;11、加料及液相取液口;12、待测二组分液相;13、气相冷凝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绘制实验用沸点仪,包括带有中间磨口和两个侧边磨口的磨口三口烧瓶1,在磨口三口烧瓶中间磨口上插接有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一个侧边磨口作为加料及液相取液口11,另一个侧边磨口插入温度感应器3及用导管连接的电热丝2并用橡皮塞4塞紧磨口;所述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包括中心带直立进水管5的冷凝管8、套在冷凝管中下部外的曲面底气相凝聚管9,在冷凝管8的上部开设有通向大气的出水口6,在气相凝聚管9的上部开设有通向大气的压力平衡口7,气相凝聚管9的下部位于曲面底以上位置开设有气相入口10;整个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的下部插入磨口三口烧瓶内且底部位于烧瓶内待测二组分液相12上方1.0-2.0cm处。进水管5、出水口6及冷凝管8构成冷凝系统,冷凝水从进水管5进入,从进水管底部进入冷凝管8,从出水口6流出,形成冷凝水循环。磨口三口烧瓶1中的待测二组分液相12经过电热丝2加热后,气相蒸气由气相入口10进入气相凝聚管9,在由进水管5、出水口6及冷凝管8构成的冷凝系统作用下形成气相冷凝液13并汇集于气相凝聚管的曲面底处。气相凝聚管9的曲面底直接作为半球式凹槽,用于收集气相冷凝液。冷凝内置式气相冷凝液制样及取样装置底部位于二组分液相12上方1.0-2.0cm处,气相冷凝液13能直接、迅速冷凝并汇集于半球式凹槽中,很好地避免了由于分馏作用造成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学院,未经红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7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