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7536.7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8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陇峰;王佐辅;曾凡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顶盖 内衬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外形美观、舒适度及部件操作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外饰设计是消费者最容易接触的地方,因而汽车内饰设计也是消费者评价汽车美观、舒适度最直接的地方。
其中顶棚内饰是汽车整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起装饰汽车顶盖,提高汽车的美观;吸收噪音,提高乘员乘坐的舒适性等作用。现有汽车顶盖内衬板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将顶盖内衬板1装配在车身顶盖钣金件上,其前端和后端开设有树钉安装孔13,安装孔对应的地方设置有沉台15。其在装配时,需要一个工人将顶盖内衬后端托起,另一个工人将前端的树钉(一种螺钉)14插入顶盖钣金件的安装孔内起主定位作用,再将后端的一颗树钉卡入后端安装孔13内,最后依次卡入其他树钉进行安装。
上述汽车顶盖内衬板结构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第一、当遮阳板在遮阳使用状态时,顶盖内衬板前端的沉台15和树钉14就会显露出来影响整车美观;第二,顶盖内衬装配时,需要两名工人配合工作且要求工人精确的找到树钉安装孔,装配时间长,装配效率低;第三、上述顶盖内衬板结构需要在驾驶员与乘员位置上方的顶盖内衬上开设树钉安装孔,使得顶盖传来的车身扭转振动更易传递到汽车前排位置,影响整车NVH品质(描述的是声音和振动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易于装配、且能提高车身的外观美感和乘客乘坐舒适度的汽车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装配、且能提高车身的外观美感和乘客乘坐舒适度的汽车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包括顶盖内衬和顶盖钣金件,还包括天窗加强件,天窗加强件通过其下表面粘接在顶盖内衬的天窗边缘上,天窗加强件的形状与顶盖内衬的天窗形状相匹配,天窗加强件分为天窗加强件前段、天窗加强件右段、天窗加强件后段和天窗加强件左段,天窗加强件前段环绕前顶灯安装支架,并与前顶灯安装支架设为一体,天窗加强件前段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定位销和卡扣,顶盖内衬后端上设置有安装孔,天窗加强件前段、天窗加强件右段、天窗加强件后段和天窗加强件左段的上表面均设有多个第一蘑菇扣,顶盖钣金件的天窗四周设置有多个与第一蘑菇扣相对应的第二蘑菇扣,第一蘑菇扣与的多个第二蘑菇扣一一对应扣合。
优选的,天窗加强件前段上设有两个第一蘑菇扣,天窗加强件右段上间隔均匀的设有七个第一蘑菇扣,天窗加强件后段上间隔均匀的设有三个第一蘑菇扣,天窗加强件左段上间隔均匀的设有七个第一蘑菇扣,顶盖钣金件的天窗四周对应设有十九个第二蘑菇扣。
优选的,定位销和卡扣并列设置。
优选的,安装孔为树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销与天窗加强件一体设计方式,一方面避免在顶盖内衬前端设置沉台和安装孔,保留了汽车内顶面的PU层,达到提高整车的内饰品质,同时还有利于吸收和隔离顶盖栋梁部位和顶盖空腔内产生的噪音,起到提高整车NVH性能的作用;另一方面取消了现有的树钉定位方式,采用定位销定位,通过天窗加强件与顶盖内衬集成供货方式,方便工人装配,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汽车顶盖内衬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A 处的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顶盖内衬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加强件前段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天窗加强件前段与顶盖钣金件连接结构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天窗加强件后段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天窗加强件后段与顶盖钣金件连接结构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中:1-原顶盖内衬板;2-顶盖钣金件;3-顶盖内衬;4-天窗加强件前段;5-天窗加强件右段;6-天窗加强件后段;7-天窗加强件左段;8-定位销;9-卡扣;10-第一蘑菇扣;11-第二蘑菇扣;12-安装孔;13-原安装孔;14-原树钉;15-原沉台;16-前顶灯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75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外饰带后部支撑的自卡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滑门上框装饰板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