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75406.X | 申请日: | 2017-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靳松;李晓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靳松 |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血管 外科 吻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包括连接管、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卡扣与连接管一侧的连接槽连接,第二连接端通过卡扣与连接管另一侧的连接槽,本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医疗人员的操作,对一些小血管无须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特别适合野战条件下进行战伤血管快速吻合,不需要缝针缝线的参与,从而避免针眼的产生,因此不必担心因此而造成的渗血出血,可以极大地减少吻合后的止血时间,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同时也降低医疗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又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管损坏长度选用不同长度的连接管,从而便于医疗人员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吻合手术是外科手术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操作,在很多涉及到血管疾病或战创伤手术中都需要进行血管吻合操作,例如:血管疾病、血管移植、血管修复和动静脉内瘘制作等,目前,血管吻合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缝线吻合的方式,一种是采用血管吻合器械的吻合方式,迄今为止,缝线吻合依然是临床上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血管吻合方法,即使是经过长时间多次手术训练的手术技术很好的医生,手工吻合每个吻合口也需要5到30分钟不等,当手术中需要吻合的血管较多时,手术时间更长,有些血管吻合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长时间的体外循环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即使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长时间的麻醉和手术也可对病人造成较大的打击,另一方面长时间的血管吻合会使手术医生非常疲劳,医生的身体劳累和心情烦躁往往使血管吻合的失误率增加,增加手术风险,在某些手术中,血管吻合要争分夺秒,如移植手术,由于供体器官缺血时间不能太长,手术要争分夺秒,手术时间的长短与手术的成功率息息相关,采用常规的手工缝合,即使在对手术医生进行强化训练缝合技术后,仍很难使手术时间大幅度缩减,由于人体的视觉分辨能力的限制,在吻合微小血管时,必须要借助放大镜装置辅助缝合,手术医生需要专门训练,即使经过训练,由于操作难度较高,仍不能保证所有的医生都能胜任微小血管的吻合工作,而且长时间地使用放大镜辅助装置,对医生的视力有很大的影响,使医生的工作年龄大幅减小,微小血管手术的失误率很高,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对血管吻合不够满意时,拆掉缝线再次缝合时,由于血管断端已经有缝针的破坏,使得再次吻合出现极大困难,如果血管断端足够长,可以剪掉一段,或者可以修剪,还可能可以补救,但往往有的血管断端是不能再修剪的,给手术带来很大的困难,线缝合常有不同程度的渗血、出血,往往止血时间很长,有的甚至止血几个小时,仍不能将残留的针眼及每针缝线之间的孔隙所造成的渗血出血完全止住,长时间的手术使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另外,缝线法损伤血管内膜,形成血栓,容易造成血管堵塞,随着医疗器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出现,血管吻合器吻合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各类血管吻合器相继出现,其中,钛轮钉吻合器是目前相对成熟的机械性血管吻合技术,相比于缝线吻合方法,其血管吻合效果要好的多,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采用现有的血管吻合技术及装置,操作依然比较繁琐,花费时间长,尤其对老年病人血管硬化,管壁分层的病人,将血管断端挂在钛轮钉上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因此不便于医疗人员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医疗人员的操作,对一些小血管无须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特别适合野战条件下进行战伤血管快速吻合,不需要缝针缝线的参与,从而避免针眼的产生,因此不必担心因此而造成的渗血出血,可以极大地减少吻合后的止血时间,缩短了手术的时间,同时也降低医疗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又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管损坏长度选用不同长度的连接管,从而便于医疗人员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血管外科用血管吻合装置,包括连接管、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管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卡扣与连接管一侧的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卡扣与连接管另一侧的连接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内壁上对应连接管的通道设有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靳松,未经靳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4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技术用信封粘贴装置
- 下一篇:硅晶体工件平整度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