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量物料带速度变化同步触发线阵CCD拍摄的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283.X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9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焱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44 | 分类号: | G01P3/44;G01N21/956;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 物料 速度 变化 同步 触发 ccd 拍摄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芯矽钢片制造及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量物料带速度变化同步触发线阵CCD拍摄的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大多变压器铁芯采用叠积芯式,为了降低铁芯中的发热损耗,变压器铁芯由硅钢薄板组成,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铁芯由厚度为0.23-0.5mm的矽钢片叠装而成。矽钢片的两面均涂以绝缘漆,这样可以使叠装在一起的矽钢片相互之间绝缘,绝缘漆的厚度只有几个微米,能大大减小铁芯的体积。目前电力变压器已普及使用冷轧钢片,它与过去使用的热轧钢片相比,当变压器的容量相同时,其重量和外形尺寸显著减小,这是因为冷轧钢片在沿着碾轧的方向磁化时,有较高的磁导率。
在矽钢片裁剪过程中,需要对矽钢片进行表面检测,检测矽钢片的表面是否存在杂质颗粒、白斑等,然而传统的矽钢片表面检测多采用人工手段,工作效率低下且对技术人员的经验依赖较高。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使用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实现表面检测的产线,但是整机价格十分昂贵,而且基本都是使用面阵相机,检测精度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物料带速度变化同步触发线阵CCD拍摄的自动控制装置,实现自动化生产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线阵相机提高检测准确度,同时解决线阵相机与裁剪同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测量物料带速度变化同步触发线阵CCD拍摄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物料带、至少一个线阵CCD、驱动电机、旋转编码器和控制器,所述的物料带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所述的线阵CCD垂直悬挂于物料带的上方,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送皮带与主动轮相连;所述输出轴的末端还设有摩擦杆,摩擦杆与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旋转编码器的摩擦轮的外壁与摩擦杆的外壁相互贴合形成摩擦轮传动;所述旋转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各线阵CCD相连。
自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上位机,上位机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自动化生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2)采用线阵相机,相比于传统面阵相机而言提高了检测准确度。
3)通过旋转编码器采集物料带驱动电机的转速信息,从而可以推算出物料带上矽钢片的裁剪速度,以此作为驱动线阵CCD拍照频率的依据,能够实现矽钢片表面无盲区的拍摄和检测,也不会出现图像扭曲的问题。
4)电机输出轴末端设有摩擦杆,能够增加电机输出轴与摩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提高了旋转编码器采样数据的可靠性,摩擦杆磨损后更换即可,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物料带,2-线阵CCD,3-驱动电机,4-旋转编码器,5-输出轴,6-传送皮带,7-主动轮,8-从动轮,9-摩擦轮,10-摩擦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测量物料带速度变化同步触发线阵CCD拍摄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物料带1、四个线阵CCD2、驱动电机3、旋转编码器4和控制器,采用线阵相机,相比于传统面阵相机而言提高了检测准确度。线阵CCD2获取图像的方案在以下几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1、线阵CCD加上扫描机构及位置反馈环节,其成本仍然大大低于同等面积、同等分辨率的面阵CCD;2、扫描行的坐标由光栅提供,高精度的光栅尺的示值精度可高于面阵CCD像元间距的制造精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线阵CCD获取的图像在扫描方向上的精度可高于面阵CCD图像;3、最新的线阵CCD 亚像元的拼接技术可将两个CCD芯片的像元在线阵的排列长度方向上用光学的方法使之相互错位1/2个像元,相当于将第二片CCD的所有像元依次插入第一片CCD的像元间隙中,间接“减小”线阵CCD像元尺寸,提高了CCD的分辨率,缓解了由于受工艺和材料影响而很难减小CCD像元尺寸的难题,在理论上可获得比面阵CCD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焱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焱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