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5122.0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戴启秦;曾永庆;黄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泓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55 | 代理人: | 史瞳,许荣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烟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高温烧结炉用的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现有的适合电子材料(如用于制备电池的粉体材料)的滚道式烧结炉9用的排烟系统,是对应该烧结炉9的一个排烟口90设置,其包含一个第一排烟管91、一个流量调节器93、一个第二排烟管92,及一组抽气机94。
该第一排烟管91连接于该烧结炉9的排烟口90。该流量调节器93设置于该第一排烟管91远离该排烟口90的顶端,可被控制地改变自该第一排烟管91流出的气体的流量。该第二排烟管92包括一个排烟段921,及一个自该排烟段921对应该第一排烟管91延伸的笼罩段922,其中该每一笼罩段922靠近该第一排烟管91、开口略大于该第一排烟管91且实质地与该第一排烟管91间隔预定距离。
当使用该烧结炉9烧结电子材料时会产生高温的、包含多种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的废气,使炉内的温度及压力渐渐升高,炉内气体因压力差经该排烟口90流入该第一排烟管91。此时,该抽气机94作动而开始抽吸该第二排烟管92的气体,进而产生气体流动,导致该第一排烟管91内的气体被该流量调节器93控制流量后流出该第一排烟管91,并随即被该第二排烟管92的该笼罩段922汇聚,进而进入该排烟段921中而被排离该烧结炉9。
由于外界的温度常远低于该烧结炉9内的温度,因此,自该烧结炉9的该排烟口90流出的高温废气容易在该第一排烟管91及该第二排烟管92发生凝结现象,而使其中的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凝结成胶状物。此外,由于该第一排烟管91是直立地设置于该烧结炉9的该排烟口90的上方并连接该排烟口90,以及该第二排烟管92的笼罩段922也是直立地位于该第一排烟管91上方,使得凝结于该第一排烟管91和该第二排烟管92的笼罩段922的胶状物会回流至该流量调节器93以及烧结炉9内,造成该流量调节器93的损坏,及该烧结炉9内电子材料的污染。
因此,现有的排烟系统需要改善,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在排烟管中凝结产生的胶状物回流,以避免零件损坏及污染产生的排烟系统。
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供设置于一个具有一个排烟口的烧结炉,该排烟系统包含一个第一排烟管、一个第二排烟管、一个流量调节器,及一个加热器。
该第一排烟管包括一个连接该排烟口的第一连接段,及一个自该第一连接段朝远离该排烟口方向延伸的延伸段。
该第二排烟管包括一个连接该延伸段的第二连接段,及一个自该第二连接段斜向下延伸的倾斜段。
该流量调节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段和该延伸段交会处,可被控制地改变自该第一连接段进入该延伸段的气体的流量。
该加热器设置于该第一连接段,可被控制地加热通过该第一连接段的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中,还包含一个连接于该倾斜段的远离该第二连接段的一末端的分流管,该分流管包括分别位于该倾斜段的末端的相反两侧的一个排气段,及一个排液段。
在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中,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分流管上方的抽气装置,该抽气装置包括一个罩覆该分流管的排气段的气罩、一个连接该气罩的导烟管,及一个连接该导烟管的抽气机。
在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中,该第二排烟管的第二连接段具有一个与该延伸段同向延伸且具有一个第一开口的第一缓冲部,及一个用于封闭该第一开口的第一封盖。
在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中,该第二排烟管的第二连接段具有一个反向于该倾斜段延伸且具有一个第二开口的第二缓冲部,及一个用于封闭该第二开口的第二封盖。
在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中,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分流管下方用于收集液体的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用该加热器提高通过该第一连接段的气体温度,避免该第一排烟管及该第二连接段内的气体快速降温而凝结,以及通过该第二排烟管的倾斜段倾斜的设计,达到避免自该烧结炉排出的废气凝结而产生的胶状物回流导致设备毁损,及污染该烧结炉内的电子材料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侧视图,说明以往的一个排烟系统,并说明该排烟系统设置于一个烧结炉;
图2是一个侧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排烟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并说明该实施例设置于一个烧结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泓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泓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5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时监测颗粒物污染源的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循环水冷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