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壁式伸缩把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3030.9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孙锦绣;蔡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6/00 | 分类号: | A63B26/00;A63B6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壁 伸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舞蹈领域,一种墙壁式伸缩把杆。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舞蹈教室里的把杆,大部分是落地固定式、移动式、墙壁固定式,一般舞蹈教室里,大部分采用的是,用不锈钢管固定在墙壁上做的把杆,这种把杆由于不能伸缩离墙面比较近,练习时空间比较小,给练习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墙壁式伸缩把杆。该把杆能伸缩,给练习者带来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壁式伸缩把杆,由固定板,手拧螺丝,凹槽,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支撑杆,把杆,螺钉孔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左侧,该第一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一端通过手拧螺丝连接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凹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架另一端由连接轴与第二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架另一端由连接轴与第四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另一端、第四支撑架另一端构成菱形结构后与支撑杆一端通过手拧螺丝紧固连接,支撑杆另一端固定在把杆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钉孔,螺钉通过螺钉孔固定在墙壁上,右侧与左侧为对称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从凹槽内拉出来构成菱形支撑,将菱形支撑折叠后,收纳在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把杆采用立式菱形支撑,能折叠和伸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支撑杆可以上下调节把杆高低,不占用多余的空间,还可以使整个支撑架折叠收纳在凹槽内,能满足不同身高练习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一种墙壁式伸缩把杆主体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板,2—螺栓,3—凹槽,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第三支撑架,7—第四支撑架,8—支撑杆,9—把杆,10—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现行的把杆的问题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以下各部件结构技术特征构成一种墙壁式伸缩把杆,由固定板1,手拧螺丝2,凹槽3,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第四支撑架7,支撑杆8,把杆9,螺钉孔10组成,其特征在于:其左侧,该第一支撑架4与第三支撑架6一端通过手拧螺丝2连接固定在固定板1上的凹槽3内,所述第一支撑架4另一端由连接轴与第二支撑架5一端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架6另一端由连接轴与第四支撑架7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5另一端、第四支撑架7另一端构成菱形结构后与支撑杆8一端通过手拧螺丝紧固连接,支撑杆8另一端固定在把杆9上,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螺钉孔10,螺钉通过螺钉孔10固定在墙壁上,右侧与左侧为对称结构。
所述第一支撑架4,第二支撑架5,第三支撑架6,第四支撑架7,从凹槽内拉出来构成菱形支撑,将菱形支撑折叠后,收纳在凹槽内。
使用一种墙壁式伸缩把杆的方法:使用时,将折叠支架从凹槽内拉出,形成菱形支撑,练习者根据身高调节支撑杆高低,然后手拧螺丝将把杆固定在自己所需要的高度,进行柔韧性练习,使用后,将支撑杆上的手拧螺丝松动,把把杆推进凹槽内,将把杆紧贴与墙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30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