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2901.5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5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宫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1 | 分类号: | H01R12/51;H01R12/5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
板对板连接器在使用时,一端与电路板固定连接,一端与连接器对接。现在连接器做的越来越小,与电路板连接力不大。在使用过程中,经过多次插拔,容易出现连接器从电路板上脱落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板对板连接器从电路板上脱落的现象,提供一种可以增大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力的板对板连接器。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
主体,为柱体,具有相对的两端;
接地端子,设置在主体的一端;
以及两个以上接触点,分布在所述接地端子的周围;
其中,所述接地端子的导接面积大于所述接触点的导接面积。
上述板对板连接器为圆形连接器,接地端子设置于板对板连接器一端,且接地端子的导接面积大于所述接触点的导接面积,增加了板对板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力,从而有效避免了板对板连接器从电路板脱落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接触点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接地端子周围。上述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点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接地端子的周围,使板对板连接器四周受力均匀,增加了板对板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的使用次数,进一步有效避免了板对板连接器从电路板脱落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为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上具有缺口,用于指引所述接触点正确连入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接触点分布在所述接地端子的周围,形成两个以上接触点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为正方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端子的一个直角处具有倒角,用于指引所述接触点正确连入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以上接触点形成两个以上接触点组,每个所述接触点组内的接触点数量相同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接地端子周围。上述板对板连接器的接触点对称的分布在所述接地端子的周围,使板对板连接器四周受力均匀,增加了板对板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的使用次数,进一步有效避免了板对板连接器从电路板脱落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点为可焊接焊锡球的圆形接触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触点为长方形接触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二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焊点排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三提供的板对板连接器的焊点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公开的板对板连接器100,包括主体110、接地端子120以及两个以上接触点130。
以下针对板对板连接器100内各个元件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主体110为柱体,具有相对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主体110可以是圆柱体、椭圆柱体、棱柱等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29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式单向皮带轮
- 下一篇:一种拼合式的LED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