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2314.6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英;周三;王奕唯;景旭亮;周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6 | 代理人: | 方艳辉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粉煤气化是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富甲烷气体和轻质焦油的过程,且会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半焦或灰渣等固体。该固体物质需要排到气化炉外的下一工序进行后续处理。由于气化炉中的半焦或灰渣等固体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所以在排至下一工序时需要通过无阀门的输送管道进行输送。
输送管道要兼顾固体物质的高温高压特性并实现顺畅输送,而现有技术中,普通的金属管道内壁光滑,可以实现固体物质的顺畅输送,但是由于金属管道需要承受固体的高压,所以金属管道的壁厚按照高压条件设计会变得较厚,而厚壁的输送管道在高温下会产生巨大的热应力,从而影响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普通的衬里管道可以兼顾固体物质的高温高压特性,但是衬里管道一般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被烘干后,表面会很粗糙,而粗糙的内衬里表面会造成固体物质下落不畅,从而影响固体物质的输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输送管道壁厚较大、内壁粗糙,进而导致的影响输送管道的寿命、固体物质的输送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送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管道、隔热层和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用于输送固体,第一管道的壁厚为第一预设壁厚,第一预设壁厚使第一管道能够承受固体的温度;隔热层套设于第一管道外,隔热层用于阻隔第一管道内的热量向第一管道外传递;第二管道套设于隔热层外,第二管道的壁厚为第二预设壁厚,第二预设壁厚使第二管道能够承受输送压力。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隔热层为导热系数λ小于0.1W/(m·K)的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第一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管道段,各第一管道段依次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段中,位于下游的第一管道段的外径大于位于上游的第一管道段的外径;位于下游的第一管道段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凹设部,并且,第一凹设部靠近位于下游的第一管道段与位于上游的第一管道段的连接处;位于上游的第一管道段部分置于第一凹设部内。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隔热层包括:至少两个隔热层段,各隔热层段一一对应地套设于各第一管道段外。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管道段中,位于下游的第一管道段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第二凹设部,并且,第二凹设部远离位于下游的第一管道段与位于上游的第一管道段的连接处;隔热层段的内壁与第二凹设部相对应的位置沿周向设置有凸设部,凸设部置于第二凹设部内。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第二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管道段,各第二管道段一一对应地套设于各隔热层段外;各第二管道段依次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第二管道的内壁与隔热层的外壁形成环形空间,第二管道的内壁与隔热层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温度检测器,设置于第二管道的外壁和/或内壁,温度检测器用于获取第二管道的外壁和/或内壁的温度。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装置中,温度检测器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温度检测器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预设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隔热层套设于第一管道外,第二管道套设于隔热层外,由于隔热层可以防止第一管道内固体的热量向外传递扩散,因此第一管道可以等同的认为承接的仅仅是高温常压的固体,第一管道的第一预设壁厚按照常压计算所得到的值很小,可以满足高温固体对管道的柔性要求;由于第一管道的第一预设壁厚按照常压计算即可满足高温固体对管道的柔性要求,所以第一管道的材料使用现有的材料就可以,例如第一管道的材料为金属,由此第一管道可以实现固体的顺畅输送。第二管道可以等同的认为承接的仅仅是高压常温的固体,第二管道的第二预设壁厚按照高压计算所得到的值虽然很大,但不存在热胀应力问题,进而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输送装置中,位于下游的第一管道段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2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