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冷散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71762.4 | 申请日: | 201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田;徐海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2B1/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液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电力系统中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SVG(Static Var Generator)无功补偿发生器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优良的散热系统是保证SVG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市场中,强迫风冷的散热方式由于易于维护、成本低,被普遍使用。但随着SVG无功补偿发生器功率的增大,发热量大以及空间体积的限制,传统的强迫风冷方式已不能满足散热系统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其能解决散热器的体积不规则和散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液冷散热器,其改进之处在于,其包括:
主水路板,所述的主水路板上设置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水流道、出水流道和分流水道,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流道连通,所述的进水流道与所述分流水道连通,所述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流道连通;
第一散热板,所述的第一散热板设置在所述主水路板的一端,所述的第一散热板包括与所述主水路板形成一冷却回路的第一散热水路,所述的第一散热水路包括第一水道始端和第一水道末端,所述的第一水道始端与所述分流水道连通,所述的第一水道末端与所述出水流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液冷散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水路板另一端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的第二散热板包括与所述主水路板形成一冷却回路的第二散热水路,所述的第二散热水路包括第二水道始端和第二水道末端,所述的第二水道始端与所述分流水道连通,所述的第二水道末端与所述出水流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散热水路和第二散热水路都为蚊香式盘形水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散热水路和第二散热水路都为波浪形水路。
优选的,所述分流水道的上端和下端都设置有通槽,所述的第一水道始端和第二水道始端分别通过所述的通槽与所述的分流水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出水流道的上端和下端都设置有通槽,所述的第一水道末端和第二水道末端分别通过所述的通槽与所述的出水流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主水路板上还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上都设置有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都设置有水嘴。
优选的,所述的液冷散热器为方体结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所述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分别设置在主水路板的两侧,其部件少结构简单,呈方体结构,形状规则,且减小了散热器的体积;其设置有第一散热水路和第二散热水路,可以利用比热容较大的水去散热,双面的散热水路很好的接触了热量,使所述液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大幅度提高,也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主水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第一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水路板
11.进水口 12.进水流道 13.分流水道 131.通槽
14.水嘴 15.出水口 16.出水流道 17.固定孔
2.第一散热板
21.第一散热水路 211.第一水道起始端
212.第一水道末端 22.定位件 23.插槽
3.第二散热板
31.第二散热水路
311.第二水道起始端 312.第二水道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