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离断假肢接受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1398.1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希卫康康复辅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0 | 分类号: | A61F2/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冠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43 | 代理人: | 马东瑞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髋离断 假肢 接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假肢接受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髋离断假肢接受腔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制作假肢接受腔之前通常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制造假肢阴模,第二步,由该阴模灌注假肢阳模,第三步,依据病人情况修改该假肢阳模,第四步,利用经修改的假肢阳模形成假肢接受腔。其中,在制作接受腔时,通常要用到真空成型工艺,即在经修整后的阳模表面上依次进行套模、套增强材料、灌注树脂、抽真空成型等步骤,但是传统的树脂成型的过程中,要求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硬度树脂,这样控制起来难度大,添加的辅助材料多,步骤繁杂。
针对传统制造髋离断假肢接受腔的过程中,树脂的采取较为复杂、控制起来难度大,以及添加的辅助材料多,步骤繁杂的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髋离断假肢接受腔,以解决现有的制造髋离断假肢接受腔的过程中,采用浇灌树脂的方法较为复杂、控制起来难度大,以及添加的辅助材料多,步骤繁杂的问题。一种髋离断假肢接受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膏阳型、软内衬、加强板、髋离断连接板、外壳板,所述石膏阳型外表面设置所述软内衬,所述软内衬外表面设置加强板,所述外壳板与软内衬外表面连接,所述髋离断连接板位于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外壳板之间。
进一步的,髋离断连接板为金属结构板,所述髋离断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
进一步的,外壳板为塑料结构板材,所述外壳板厚度为2-4毫米。
进一步的,软内衬为塑料结构板材,所述软内衬厚度为1-2毫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髋离断假肢接受腔,包括:石膏阳型5、软内衬1、外壳板4、髋离断连接板3、加强板2,石膏阳型5外表面设置软内衬1,软内衬1外表面设置加强板2,外壳板4与软内衬1外表面连接,髋离断连接板3位于加强板2与外壳板4之间。
进一步的,髋离断连接板3为金属结构板,髋离断连接板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穿孔。
进一步的,外壳板4为塑料结构板材,外壳板4厚度为2-4毫米。
进一步的,软内衬1为塑料结构板材,软内衬1厚度为1-2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髋离断假肢接受腔,主要包括:石膏阳型、软内衬、外壳板、髋离断连接板、加强板,石膏阳型外表面设置软内衬,软内衬外表面设置加强板,外壳板与软内衬外表面连接,髋离断连接板位于加强板与外壳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塑料板材热塑成型,直接将接受腔连接板与外壳相连,并在内部附着一层软内衬,这样的加工工艺简单,节省了大量的加工时间和材料,使制作出的髋离断假肢接受腔穿戴起来更加的舒适,并且减少了异味,更好的发挥了假肢代偿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石膏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
图1中:
1、软内衬;2、加强板;3、髋离断连接板;4、外壳板。
图2中:
5、石膏阳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希卫康康复辅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希卫康康复辅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