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1291.7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康学亮;王丽;张白;陈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小磊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光桥式 激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径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测径技术是上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一种动态在线测量技术,一般是激光、机械、电子、计算机相结合的新型测试技术。随着光电子学的迅猛发展,激光测径技术也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常见的激光测径仪有激光多普勒测径仪、激光衍射测径仪、激光扫描测径仪和投影成像测径仪等,其中,激光扫描测径和CCD投影测径是目前较为常用的直径测量方法。
如图1所示,目前常用的激光扫描测径系统包括激光器、准直系统、反光镜、扫描棱镜、同步电机、两个透镜及光电探测器,由激光器产生的光束,经聚焦准直系统整形后,经反光镜反射到扫描棱镜上,扫描棱镜由同步电机带动以恒定角速度旋转,形成扫描光束,扫描光束通过透镜 1 后,形成于匀速的、且光轴平行的扫描光束,并扫过待测件,然后光束经过透镜 2 聚焦后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光电探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光电信号输出,当扫描光束被待测件挡住时产生低电平,当扫描光束没有被待测件挡住时产生高电平,因此,测得挡光时间T ,再根据扫描棱镜的回转速度ω,即可求出被测件的直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激光经过旋转的扫描棱镜反射后,其扫描光束的扫描速度并不是定值,因此其测量精度受扫描速度变化的影响,精度不够高,不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CCD投影测径系统中,平行光束照射在被测物体上,在物体后方的CCD上产生阴影,通过测量该阴影区域的宽度,从而求出被测物体的直径。该系统原理简单,无机械转动部件,结构紧凑,但测量范围取决于CCD尺寸,无法测量大尺寸物体的直径,测量精度也受限于CCD像素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测量精度不高的不足,提供一种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包括:
平行激光源,用于产生平行激光;
具有两个反射面的对称角反射镜,用于将入射的平行激光分为两部分,分别反射至一个聚光镜;
两个所述聚光镜,每个所述聚光镜用于将反射进来的平行激光会聚至一个光电探测器;
两个所述光电探测器,分别位于一个聚光镜的后焦面,用于检测接收到的激光的强度。
优选地,上述系统中,所述对称角反射镜的两个反射面与入射的平行激光的夹角相等,且所述对称角反射镜将平行激光平均分为两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由于测量精度不受扫描速度影响,因此测量精度更高,且测量方法简单;此外,整个测径系统的结构也更简单,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激光扫描测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称光桥式自稳激光测径系统的标定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
平行激光源11;待测工件12;对称角反射镜13;第一聚光镜14;第一光电探测器15;第二聚光镜16;第二光电探测器17;遮光板18;位移平台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管道外防腐层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间内径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