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田水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1216.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朱愚;魏伟;苑术生;王俊超;蒋伟;佟国君;张万宏;杨凯;刘雄;张纯;王万炜;王春禄;赵钦;李双;赵静;周琪琳;唐海铭;曾斌;罗刚;唐果;张海涛;张袁辉;刘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4B53/00;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田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开采领域,特别是一种气田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的开采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气田水,由于气田水成分复杂,水量很大,气田水中COD、油以及某些有毒物质的含量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所以不能随意排放,因而需要将气田水转运到处理池中集中处理。通常的气田水的转运方法是人为的开启机泵,将气田水转运到处理池内,不仅耗费人力,而且转运过程中由于气田水中的杂质较多机泵的震动较大,时常出现钢质或玻璃钢管的气田水运输管线震动,从而造成管线失效等情况,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气田水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机动往复泵、气田水存储池、储能器和控制器,所述机动往复泵的进水端通过上游管线与气田水存储池连通,所述机动往复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储能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储能器的出水端与下游管线连通;
所述下游管线包括玻璃钢管和高压软管;所述玻璃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储能器的出水端和高压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玻璃钢管上从与储能器出水端连通的一端向与高压软管的一端连通的一端依次安装阀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高压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高压软管的水平轴线和所述玻璃钢管的水平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气田水存储池上安装用于检测气田水的液位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所述控制器对机动往复泵和阀门发出工作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固定装置之间的高压软管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凸台、底部固定座和固定夹;所述凸台位于所述储能器的一侧,两个所述底部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凸台的两端,所述固定夹位于底部固定座的正上方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部固定座的上端面和所述固定夹的下端面均设有与所述高压软管相适配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内设有弹性垫。
进一步地,所述机动往复泵为往复式螺旋双柱塞泵。
进一步地,所述上游管线的气田水进水口安装过滤头。
进一步地,所述机动往复泵安装在防震座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气田水输送装置,设有可以随时监测气田水存储池液位的液位传感器、可以随时监测下游管线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接收液位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的控制器,同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机动往复泵和阀门的开关,可以实现机动往复泵的自动关系,自动化程度高,简化气田水的转运的操作,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机动往复泵的下游设有储能器,可以吸收系统压力突变时的冲压,也能吸收机动循环泵工作时的流量脉动所引起的压力脉动;在下游管线中用高压软管代替常用的钢管或玻璃钢管,机动往复泵产生的震动在高压软管中得到消解,从而避免了因机动往复泵的震动造成的管线失效现象,使得气田水的转运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装置7的侧视图。
图中:1.气田水存储池;2.液位传感器;3.过滤头;4.防震座;5.机动往复泵;6.储能器;7.固定装置;71.凸台;72.固定架;73.底部固定座;74.螺栓;75.凹槽;8.上游管线;9.玻璃钢管;10.高压软管;11.阀门;12.压力传感器;1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1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防硫气井井口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两个出油板的防砂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