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冷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0930.8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1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师绍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李翔,李健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冷却板。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进行冷却的技术越来越引起重视,已知的一种冷却方法是将电池模组安装到设置有冷却液流通通道的电池冷却板上,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实现电池模组的散热冷却。
图1中显示了现有技术的电池冷却板10。所述电池冷却板10通过整体挤压成型的制造方法制造,为一体件,内部形成有冷却液流通通道11,冷却液能够在冷却液流通通道11中流动以对安装于电池冷却板10上的电池模组进行冷却。
电池冷却板经常需要同时冷却两个以上的电池模组。例如,在图1中,电池冷却板10可以对两个电池模组同时进行冷却,具体地,电池冷却板10包括第一部分A(图1中虚线框中的部分)和第二部分B(图1中虚线框以外的部分),以分别用于安装第一电池模组、第二电池模组并进行冷却。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采用位于电池冷却板10上的连续的冷却液流通通道11来进行冷却,即冷却液流通通道11通过电池冷却板10上的第一部分A和第二部分B,以通过其中流动的冷却液同时对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因此,电池冷却板10仅需要一个冷却剂(例如水、空气或者其它冷却液)入口和一个冷却剂出口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电池模组与第二电池模组常具有不同的尺寸,因此需要设置不同的安装部来将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安装于电池冷却板10上。仍然参见图1,例如,该示例中,第一部分A中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5,以安装第一电池模组,第二部分B中设置有第二安装部16,以安装第二电池模组。为了布置这些安装部,冷却液流通通道11必须进行避让,换言之,第一安装部15和第二安装部16只能布置在相邻的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的间隔位置或者是最外侧的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外,而这将导致电池冷却板10的冷却效果变差。
具体地,由于电池冷却板10采用整体挤压成型的方式形成,因此,相邻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的间隔只能是连续的,为了布置用于不同电池模组的不同的安装部,将造成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的间隔位置的浪费。仍参见图1,在该电池冷却板10上,大部分相邻的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的第一间隔为12,第一间隔12制造的较薄,这对于散热是有利的,而为了布置第一安装部15,需要在相邻的两个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设置较宽的第二间隔13,这将降低第一部分A散热效果,而由于电池冷却板10是整体挤压成型的,因此第二间隔13也会延续到第二部分B上,从而同时也降低第二部分B的散热效果;同理,为了布置第二安装部16,还需要在相邻的两个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设置更宽的第三间隔14,并且第三间隔14会延续到第一部分A上,从而降低第一部分A的散热效果,进一步降低电池冷却板10的散热效果;并且,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池冷却板10用于对更多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时,由于不同安装部的布置,对电池冷却板10散热的影响将更严重。
总之,根据现有技术制造的电池冷却板10,在用于对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散热时,会因为不同安装部的布置和冷却液流通通道11对安装部的避让,而造成冷却液流通通道11之间的间隔可能较大,在挤压成型时,一个电池模组的安装部会延续到其它电池模组的冷却位置(在此冷却位置可能其它电池模组没有安装需求),对其它电池模组的冷却造成不利影响,电池冷却板10的冷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冷却效果的电池冷却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冷却板,所述电池冷却板包括顺序连接的至少两个子板,所述电池冷却板上形成有冷却液流通通道,所述冷却液流通通道顺序地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子板,并且每个所述子板分别包括冷却液流通区域,所述冷却液流通通道位于所述冷却液流通区域中,每个所述子板还分别包括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安装部,并且一个所述子板的所述安装部不延续至另一个子板的非安装部的位置。
可选的,每个所述子板的冷却液流通区域中形成有彼此平行的多个冷却液流通槽、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冷却液流通槽之间的间隔部以及位于所述冷却液流通槽端部的用于至少使相邻两个所述冷却液流通槽连通以形成所述冷却液流通通道的冷却液流通槽连通部。
可选的,在每个所述子板中,所述多个冷却液流通槽的宽度相等,并且不作为所述安装部的所述间隔部的宽度也相等。
可选的,不同所述子板的所述冷却液流通槽的宽度均相等,并且不同所述子板的不作为所述安装部的所述间隔部的宽度也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乐视汽车(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0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酸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微波IC波导装置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