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70207.X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82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文;张京;赵丽丽;袁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0 | 分类号: | B22F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戴玲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粉末成形技术中,粉末填充的均匀性对烧结后产品的尺寸精度至关重要。目前,主流的粉末填充方式是通过料靴覆盖在模腔表面上的往复运动实现对模腔的送料,而这种填料方式带来的缺陷是先推料一侧由于被料靴所覆盖的时间要大于后推料一侧,从而导致先推料侧粉末填充相对密实,后推料侧粉末填充相对疏松,进而引起产品烧结变形严重。所以,如何解决因料靴推料造成的先后推料侧时间差异是解决模腔中粉末均匀性的关键因素。
专利号为CN201310126810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包括料靴本体、进料管、电机和旋转孔盘的料靴装置,该结构针对外形尺寸较大的产品,相对意义上可以改善模腔中粉末的均匀性。由于圆盘在旋转过程中粉末与圆盘不停摩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粉末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填料均匀性。另外,需要提供圆盘旋转的动力,装置结构复杂。
专利号为CN20078004992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料靴底部设置筛网的方式来增加填料表现密度而改变填料均匀性。尽管这种方式都对粉末填充的均匀性有一定好处,但仍然存在先推侧压力大、填料时间长的特点,无法避免因填料方向导致的先推侧填料密度大、后推侧填料密度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同时对模腔不同位置的填料,且填料时和填料后模腔内各部位的压力相同,模腔内粉末填充均匀,保证了烧结后的产品尺寸精度一致性的料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料靴装置,包括下料管和料靴本体,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伸入所述料靴本体的内腔中,所述料靴本体的出口处设有上下贴合的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所述第二筛板固定设置并将所述料靴本体的出口封住,所述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均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第一筛板对应设有一驱动第一筛板往复移动以使第一筛板的网孔与第二筛板的网孔通断的驱动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弹簧和螺母,所述料靴本体的一侧壁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轴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第一筛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所述弹簧套于连接轴上并抵压于螺母与料靴本体的侧壁之间。
所述料靴装置还包括一平板,所述平板上设有填料口,所述料靴本体可在所述平板上移动以使料靴本体的出口与所述填料口对接。
所述连接轴的伸出端位于料靴本体朝向填料口的一侧,所述填料口与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一侧设有可与所述螺母和/或连接轴抵紧的挡块。
所述挡块与所述填料口之间的距离为L1,L1>0。
所述第二筛板位于所述料靴本体的出口内且与所述料靴本体的出口内壁贴合,所述第一筛板位于第二筛板的上端面。
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水平设置,且所述下料管的出口端与第一筛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L2,L2优选为10 mm~20mm。
所述第一筛板上的网孔面积不超过第一筛板总面积的1/2,所述第二筛板上的网孔面积不超过第二筛板总面积的1/2,所述第一筛板上的网孔与第二筛板上的网孔具有相同或相似规格。
所述第一筛板上网孔的宽度为L32,相邻两个网孔之间的间距为L31;所述第二筛板上网孔的宽度为L43,相邻两个网孔之间的间距为L42,其中,L31≥L43,L32≤L4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料靴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快速驱动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的网孔瞬间连通和断开,消除了不同位置的填料时间差,保证了同时对模腔不同位置的填料,且填料时和填料后模腔内各部位的压力相同,从而使模腔内粉末填充均匀,保证了烧结后的产品尺寸精度一致性。
(2)本实用新型的料靴装置,驱动组件为机械驱动,包括连接轴、弹簧和螺母,在平板上设置挡板,料靴本体移动时,通过螺母与挡块碰触,实现第一筛板和第二筛板上网孔的连通,操作简单,便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镇南关料靴本体位于填料位置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筛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70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