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缝线美观型羽绒服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9085.2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4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丁伍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27/24;A41D27/28;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缝线 美观 羽绒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缝贴合的羽绒服。
背景技术
羽绒服是内充羽绒填料的上衣,外形庞大圆润。羽绒服一般鸭绒量占一半以上,同时可以混杂一些细小的羽毛,将鸭绒清洗干净,经高温消毒,之后填充在衣服中就是羽绒服了。羽绒服保暖性最好。多为寒冷地区的人们穿着,也为极地考察人员所常用。
由于绒毛细小,在羽绒服的制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钻绒现象,因此,市面上存在用热贴合胶粘合的羽绒服,使羽绒服在制作过程中减少使用缝线缝合,防止绒毛从缝合处的孔钻出。
但是使用热贴合技术,在衣服清洗的时候羽绒服内的水分难以排出,挤水的时候过于困难。水分没有挤干净无法晾晒,残留的水分过多也容易导致霉变。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发出一款清洗方便,性能姣好的羽绒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不易开胶的免缝线美观型羽绒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免缝线美观型羽绒服,包括前片和后片,前片和后片均设有面布和里布,面布和里布设有贴合区,贴合区通过热贴合胶热压粘合,贴合区包括若干条带状的贴合部,贴合部相互平行,各相邻的贴合部之间形成有充绒空间;贴合部包括贴合头部和贴合尾部,贴合尾部的宽度大于贴合头部。
进一步的,贴合尾部设有分支。
进一步的,贴合部设有透气通孔,透气通孔连通面布和里布。
进一步的,前片和后片通过热贴合胶贴合。
进一步的,前片两边具有向后弯折的第一粘合边缘,后片两边具有向前弯折的第二粘合边缘,第一粘合边缘和第二粘合边缘通过热压粘合。
增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从热贴合部的贴合头部所指的方向往贴合尾部的方向进行挤水,因为贴合头部较窄,因此该处的充绒空间较大,尾部的充绒空间较小,可以减弱挤出的水回流,在羽绒服清洗后,水一直排到衣服的边缘处,边缘处有缝线的孔便于排水,对于无缝羽绒服清洗后挤水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贴合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贴合贴合区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片11-第一粘合边缘
2-后片21-第二粘合边缘
3-面布4-里布
5-贴合区6-贴合部
61贴合头部62-贴合尾部
621-分支63-透气通孔
7-热贴合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免缝线美观型羽绒服,包括前片1和后片2,前片1和后片2均设有面布3和里布4,面布3和里布4设有贴合区5,贴合区5通过热贴合胶7热压粘合,贴合区5包括若干条带状的贴合部6,贴合部6相互平行,各相邻的贴合部6之间形成有充绒空间;贴合部6包括贴合头部61和贴合尾部62,贴合尾部62的宽度大于贴合头部61。采用本实用新型,在清洗时可以从贴合头部61向贴合尾部62的方向挤水,优选的,贴合头部61在贴合尾部62上方,挤水方向由上往下,衣服下摆处由缝线缝合的,缝合处会存在漏水的小孔,可以方便使羽绒服内的水排出;贴合尾部62的宽度大于贴合头部61宽度,可以降低水的逆流量,使挤水的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贴合尾部62设有分支621。尾部设置分支621可以进一步降低水的逆流,两个分支621的中间处可以阻挡水,从而使挤水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贴合部6设有透气通孔63,透气通孔63连通面布3和里布4。透气孔可以使衣服增加透气效果,是羽绒服可以作为运动型羽绒服,方便体内散热,减少剧烈运动流汗量。
进一步的,前片1和后片2通过热贴合胶7贴合。前片1和后片2通过热贴合胶7粘合可以进一步达到锁住绒毛的效果,防止绒毛从衣服两边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9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板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屏幕可转动的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