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965.8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雪清;袁胜;赵艳伟;车向阳;王丽婷;田丽娟;何芳;曾勇;叶益聪;沈珠军;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00730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板 手术床 穿刺 桡动脉穿刺 本实用新型 铰接轴 臂托 基板 转动 患者手臂 基板支撑 手臂支撑 转动调节 左右两侧 左右位置 桡动脉 灵活 铰接 手臂 延伸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使用灵活便捷,能够很好地满足双侧桡动脉的穿刺需求。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和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支撑板,所述基板支撑于手术床,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铰接,且铰接轴由上至下延伸,以使得所述支撑板绕所述铰接轴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支撑板与手术床的夹角或者将所述支撑板在手术床的左右两侧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支撑板可通过转动调节倾斜角度,使得支撑板与患者的手臂相适应,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在最适应进行穿刺的位置;可以将支撑板由手术床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即切换支撑板在手术床的左右位置,满足双侧穿刺的需求,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尤其可以缩短准备左桡动脉穿刺的时间,提高穿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
背景技术
经桡动脉入路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需行桡动脉穿刺,以建立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医生穿刺桡动脉时,患者的上肢需要通过臂托进行支撑,以暴露桡动脉的穿刺点,并保证穿刺部位处于稳固状态。
现有技术中,采用类似L型的臂托,使用时,将该臂托的横部隔垫在手术床的床垫下方,并调整好臂托的竖部相对手术床的倾斜角度,以使得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时,患者和床垫的重量能够压紧臂托的横部,以固定该臂托;同时,患者的手臂向外展开一定的角度后恰好能够通过臂托的竖部进行支撑,此时,桡动脉暴露在所需的穿刺位置。
在进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临床应用中,通常选择患者右手桡动脉为常规穿刺入路,相应地会把臂托置于手术床的右侧。但是,一部分病人由于右桡动脉搏动弱或者之前进行过右桡动脉穿刺,导致右桡动脉痉挛或者迂曲,此时,就会选择左桡动脉进行手术穿刺。在进行左桡动脉穿刺前,需要快速的将臂托移动至左手下方并固定,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臂托则无法实现快速准确的移动。进行臂托的移动时,首先需要将其从手术床右侧桡动脉下方取出,再移动至手术床左侧,在此过程中需要病人侧身,才能将臂托垫于左手下方,费时费力,还会引起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可见,采用上述现有的臂托,存在以下缺陷:
一方面,采用上述现有的臂托,当完成一侧的穿刺需要转到另一侧进行穿刺时,必须抽出臂托,然后转到手术床的另一侧,重新安装并调整臂托,使用过程较为繁琐,不利于提高穿刺效率,无法很好地满足双侧穿刺的使用需求;
另一方面,现有的臂托需要通过患者和床垫的重量压紧固定,患者躺在手术床上之后,就很难再调整臂托相对手术床的倾斜角度,而不同的患者穿刺时对应的最佳姿态各异,使用者难以在患者躺在手术床上之前就准确地找到与患者匹配的臂托位置,导致现有的臂托不能满足穿刺对于灵活性的要求;
再者,由于臂托需要相对手术床向外倾斜设置,臂托仅以其横部以及与横部相连的一小部分支撑于手术床,臂托的大部分处于悬空状态,而臂托正是以处于悬空状态的部分对患者的手臂进行支撑,严重影响了对手臂支撑的稳定性,如果臂托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挠性变形,有可能会因穿刺部位的不稳定而导致穿刺失败。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以便提高使用便捷性和灵活性,更好地满足双侧桡动脉的穿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使用灵活便捷,能够很好地满足双侧桡动脉的穿刺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侧桡动脉穿刺的臂托,包括基板和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支撑板,所述基板支撑于手术床,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板铰接,且铰接轴由上至下延伸,以使得所述支撑板绕所述铰接轴转动时,能够改变所述支撑板与手术床的夹角或者将所述支撑板在手术床的左右两侧之间进行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9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四肢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头颈部支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