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744.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琰;龚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攀(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4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离合器 径向 以及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离合器的径向进气方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气囊推盘式离合器是为能够在严酷工况的条件下运作而设计的,高负载摩擦盘可以承受重载荷冲击和内燃机的扭矩振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是一种特别的径向进气以及密封的形式。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气动离合器都是轴向进气的。气囊推盘式离合器多是以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发动机上,通过轴向的气源供给动力。起特点是稳定、安全、分离速度可控性,可实现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而受到空间或者是结构的局限性,轴端输入气源已经远不能满足日渐强大的市场需求。
为了满足离合器轴向距离不适宜输入气源的局限性,故须设计径向进气以及密封的离合器用以满足轴向被限制的进气方式,而现有的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不能及时提供其密封装置的密封性,无法判断器其密封效果,所以设计一款便于检测密封性的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是值得考虑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主轴,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安装有主体,所述支撑架与所述主体通过第一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主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座、所述支撑架和所述主体且主轴设置在主体的中部,所述主轴上安装有径向进气密封动环,所述径向进气密封动环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安装有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所述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径向进气密封动环安装在所述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的内侧,所述径向进气密封动环和所述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之间形成移动容腔,所述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的内壁镶嵌有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通过气管与气源连接,所述气管上安装有气压调节阀,所述气管的内壁安装有气压传感器,所述主轴的一端安装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端部通过压板和螺钉固定在所述主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测距传感器、气压调节阀和气压传感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压传感器型号为US91111-015S。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为一种AT89S51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与显示设备连接,所述导线包括输电线和数据传输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动离合器径向进气以及密封装置,激光测距传感器监测径向进气密封动环和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之间的距离,并将信息传输到单片机上,单片机将信息传输到显示设备上,若间距过小,说明径向进气密封动环和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安装过紧,容易出现严重烧焦现象、平面发黑和很深的痕迹、密封橡胶变硬和失去弹性,若间距过大,容易出现回漏,密封效果差的现象,便于使用者观察和及时对密封装置进行调节,保障使用的安全,由径向进气密封动环随主轴一起转动,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由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固定座固定,径向进气密封装置由压板和螺钉实现轴向距离的固定,气体通过气管和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进入到主轴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压调节阀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体;2-支撑架;3-第一螺栓;4-固定座;5-控制箱;6-径向进气密封动环;7-径向进气密封装置静环;8-主轴;9-法兰盘;10-压板;11-螺钉;12-单片机;13-气管;14-激光测距传感器;15-气压调节阀;16-气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攀(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伟攀(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7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分离叉总成
- 下一篇:新型电磁离合器线圈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