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防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8014.0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盛利荣;丁跃祖;宋学斌;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德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2;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渗漏 功能 防水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防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遇水透明涂层、第一防水层、无纺布层、第二防水层;遇水透明涂层为涂覆在第一防水层一侧表面上的混有二氧化硅粉末的水性丙烯酸酯涂料,遇水透明涂层干燥状态下呈白色;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包括多层旋转叠压的黑色聚乙烯膜。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为多层聚乙烯膜旋转叠压而成,相对单向叠压结构更不易撕裂,强度更高,且设有无纺布层,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运输、取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破损,同时,可以通过遇水透明涂层直观观察到细微破损处,即使运输、取用过程中出现少量破损,也可以在敷设上墙前发现,进行修补,进而防止敷设后发生渗漏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护膜,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保护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建筑防护膜是由聚乙烯膜单向叠压而成,由于聚乙烯膜是单层顺丝挤压一次成型,存在容易撕裂、强度低的问题,在运输、取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细微的撕裂破损、刺透破损,导致敷设上墙后存在渗漏现象。
现有用于防水的聚乙烯膜多为黑色面状结构,当出现细微破损时难以凭肉眼直观观察到破损位置进而进行修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防护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防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遇水透明涂层、第一防水层、无纺布层、第二防水层;
所述遇水透明涂层为涂覆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一侧表面上的混有二氧化硅粉末的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所述遇水透明涂层干燥状态下呈白色;
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多层旋转叠压的黑色聚乙烯膜;
所述无纺布层通过粘胶剂与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防水层和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2-7层聚乙烯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为多层聚乙烯膜旋转叠压而成,相对单向叠压结构更不易撕裂,强度更高,且设有无纺布层,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强度,运输、取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破损,同时,可以通过遇水透明涂层直观观察到细微破损处,即使运输、取用过程中出现少量破损,也可以在敷设上墙前发现,进行修补,进而防止敷设后发生渗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保护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旋转叠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2,一种具有防渗漏功能的防水防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遇水透明涂层1、第一防水层2、无纺布层3、第二防水层5;
所述遇水透明涂层1为涂覆在所述第一防水层2一侧表面上的混有二氧化硅粉末的水性丙烯酸酯涂料,所述遇水透明涂层1干燥状态下呈白色;
所述第一防水层2和所述第二防水层5包括多层旋转叠压的黑色聚乙烯膜6;
所述无纺布层3通过粘胶剂与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5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德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德威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80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喷洒管
- 下一篇:一种环保保温负离子硅胶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