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6303.7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思聪;刘彦军;李斌;程林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金市瑞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5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油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过程中的反应设备上的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设备特别是反应釜的温度控制是决定产物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现有的对反应设备控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锅炉蒸汽加热,这种加热方法需要安装水蒸气锅炉,且加热温度不能满足后续处理温度的要求;2、采用导热油炉加热,这种方法采用电加热的方法,先将导热油加热到需要的温度,然后通过油泵输送到反应釜夹套内循环,通过间壁传热的方式控温。
这种加热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整个储油箱中的导热油都处在高温状态,且和空气直接接触,导热油易被氧化变质,且存在安全隐患;2、不适用于同一个反应釜既需要加热又需要冷却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同时且独立的控制多个反应釜,对每个反应釜灵活实现加热或冷却的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热油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反应釜、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所述加热系统包括第一储油箱、加热器、热油泵和第一油气分离器,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二储油箱、冷却器、冷油泵和第二油气分离器;其中:
所述每个反应釜的釜壁上设有用于通入导热油的夹套,所述夹套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
所述第一储油箱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加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热油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热油泵的出口与所述每个反应釜的夹套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每个反应釜的夹套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上部出口与所述第一储油箱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油气分离器的下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油箱的底部出口和所述加热器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二储油箱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冷却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冷油泵的进口连接,所述冷油泵的出口与所述每个反应釜的夹套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每个反应釜的夹套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上部出口与所述第二储油箱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的下部出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油箱的底部出口和所述冷却器的进口之间的管路上;
所述第一储油箱与所述第二储油箱之间通过两根油位平衡管连接,在所述第二储油箱的顶部设有排气口,其中一根油位平衡管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一储油箱朝向所述第二储油箱的单向阀,该油位平衡管上套设有冷却水管,另一根油位平衡管上设置有自所述第二储油箱朝向所述第一储油箱的单向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应釜包括至少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反应釜的夹套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分别设有截止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冷油泵之间的管路上、以及所述冷油泵与所述每个反应釜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隔热套。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每个反应釜与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之间的管路上、以及所述第二油气分离器与所述冷却器之间的管路上也设有隔热套。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了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加热系统和冷却系统同时与每个反应釜的夹套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套系统可以同时且独立的控制多个反应釜,对每个反应釜灵活实现加热或冷却的操作,每一个反应釜的温度可以不同,同一个反应釜既可以实现加热又可以实现冷却,提高了反应釜本身的使用价值;
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系统中,反应釜的夹套的出油口通过第一油气分离器实现与第一储油箱和加热器的连接,因此,对反应釜加热后的导热油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一储油箱,然后排除气体后的导热油再次进入加热器进行加热,如此循环工作,通过上述设计,需要加热的导热油仅仅是反应釜夹套中的导热油,第一储油箱中的导热油无需加热,加热速度快,且能量利用率高。并且,对反应釜加热后的导热油中的气体进入到第一储油箱,一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可以对第一储油箱内的导热油进行预热,以便随时用于对其他反应釜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金市瑞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瑞金市瑞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6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硝基间苯二甲酸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甲苯磺酰脲的合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