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单元、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5891.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单元 显示装置 显示 设备 | ||
1.一种背光模组单元,包括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上增光片和下增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单元还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至少包括侧边框,所述侧边框包括弹性层和硬质层;
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硬质层远离所述框架的底面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聚酰胺、可发性聚乙烯或UV弹性树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可发性聚乙烯;
所述侧边框还包括第一胶层;
所述第一胶层用于粘结所述弹性层与所述硬质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包括UV弹性树脂;
所述弹性层与所述硬质层通过UV固化粘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层靠近所述硬质层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底面具有第一垂直高度;
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底面具有第二垂直高度;
所述第一垂直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垂直高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为0.3mm至0.4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最大压缩量为0.1mm至0.1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的压缩比为25%至5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沿所述侧边框呈闭合环形。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单元。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组件、第一遮光胶层;
所述背光模组单元与所述显示组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遮光胶层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单元与所述显示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遮光胶层用于粘结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背光模组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背光模组单元之间存在第一空隙;
所述第一空隙在垂直方向的宽度为0.1mm至0.5m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组件;
所述背光模组单元与所述显示组件相对设置;
所述显示组件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为自容式触控电极层,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触控电极块;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复用为压力触控电极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为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TFT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TFT阵列基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TFT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复用为公共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单元还设置有金属背板,所述金属背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单元远离所述显示组件的一侧;
所述金属背板连接有固定电位。
17.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8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板和腿板可联动调整的输液椅
- 下一篇:不间断输液及防回血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