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系统纵置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265397.6 申请日: 2017-03-19
公开(公告)号: CN207941022U 公开(公告)日: 2018-10-09
发明(设计)人: 朱爱斌;何胜利;何仁杰;何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A61H3/00 分类号: A61H3/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代理人: 林辉轮
地址: 710049 陕西省西安市咸宁***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动力系统 固定装置 纵置 大腿 腰部固定装置 转动连接 小腿 助行 电机 外骨骼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传统电机 纵向安装 外骨骼 底端 横置 减小 脚托 扭力 贴合 直驱 穿戴 紧凑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系统纵置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其结构中包括脚托、小腿固定装置、大腿固定装置和腰部固定装置;小腿固定装置和大腿固定装置之间通过第一动力系统转动连接,大腿固定装置和腰部固定装置的底端之间通过第二动力系统转动连接,第一动力系统和第二动力系统的电机均纵向安装。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纵置安装,相比传统电机横置直驱的方案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横向尺寸,减小扭力,提高稳定性,结构更加紧凑,穿戴时与人体更加贴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系统纵置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各种引起肢体功能丧失的突发性事故频频发生,下肢功能性障碍患者日趋增多。常见引起人体下肢功能障碍的主要并发症有中风、脊髓损伤、大脑性麻痹、多发性硬化症等。据统计,我国中风患病率在每10万人口中约550例,以总人口13亿计算,则中风病人约有715万,其中致残率约1/3。在美国,2010年以来,36.5%脊髓损伤患者是由于车祸,28.5%坠落,14.3%犯罪,9.2%运动。80%为男性。在所有脊髓损伤患者中,43134例完全四肢瘫痪,110838例不完全四肢瘫痪占据多数,还有51051例不完全截瘫,49140例完全截瘫。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93亿,且我国残疾人群数量庞大,2014年残疾人总数约为8500万。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穿戴在用户下肢外部的一种典型的人机一体化系统,综合了检测、控制、信息融合等机器人技术,将用户的智力和机器人的“体力”结合在一起,提供动力以辅助用户的运动。近20年来,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款辅助人体康复的装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民用领域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老年人正常行动;医疗领域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在辅助残疾人正常生活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军事领域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提高战场的救援效率,帮助更多的受伤人员。由于外骨骼机器人在各领域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得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尽管随着机器人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传感器技术、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和仿生学技术等相关领域的突破,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人体结构尺寸因人而异,肢体运动的复杂性和神经网络系统控制的智能性,对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控制设计和驱动选择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如何满足人体和外骨骼相互运动的耦合性而减少干扰性,增加控制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以智能判断人体运动意图,通过适宜的驱动方式选择确保系统运行的持续高效、安全可靠成为了当下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一方面,传统的盘式电机+谐波减速器的直驱方案成本较高;另一方面,盘式电机+行星减速器的直驱方案横向结构尺寸较大,不适宜用户穿戴,也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基本要求。横向结构过大的动力系统由于自身重力影响,对机器人的侧向扭力较大,稳定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系统纵置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电机纵置安装,相比传统电机横置直驱的方案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横向尺寸,减小扭力,提高稳定性,结构更加紧凑,穿戴时与人体更加贴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力系统纵置的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其结构中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连接的脚托、小腿固定装置、大腿固定装置和腰部固定装置,所述小腿固定装置和大腿固定装置上均设置有绑腿架;

所述小腿固定装置的顶端和大腿固定装置的底端之间通过第一动力系统转动连接,第一动力系统包括纵向安装在大腿固定装置外侧且输出端朝下的第一电机、轴接第一电机的第一驱动锥齿轮、与第一驱动锥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锥齿轮以及轴接第一从动锥齿轮的第一转轴,第一驱动锥齿轮与第一从动锥齿轮的夹角为90°,第一转轴与第一从动锥齿轮之间设置第一平键,所述大腿固定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一轴承套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小腿固定装置的上端通过涨紧装置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3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