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肥除尘仓复合卸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5136.4 | 申请日: | 201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本寿;李春;代丽娟;汪贵彬;何兆禹;许燕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博隆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29/0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53104 | 代理人: | 周厚明 |
地址: | 655402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肥 除尘 复合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机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肥除尘仓复合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肥的除尘设备大多采用脉冲袋式除尘器,为了保证除尘仓的严密性,除尘仓下部的卸料装置通常使用螺旋卸料器和星型卸料器两种。这两种卸料器各自带有自己独立的驱动装置,卸料时,它们分别由自己的驱动装置驱动卸料,这种结构的缺陷是设备造价高,投资大,占地大,操作维护麻烦,且动力能源消耗大,使用成本高,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需要研制一种造价低,投资小,占地小,操作维护简单,能耗低,使用成本低的有机肥除尘仓复合卸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低,投资小,占地小,操作维护简单,能耗低,使用成本低的有机肥除尘仓复合卸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螺旋卸料器和星型卸料器,螺旋卸料器与星型卸料器之间通过导料管连接,其中:螺旋卸料器包括螺旋桨叶、主轴、轴承座、联轴器和驱动装置,主轴穿出轴承座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装置连接,主轴上还设置有主动链轮;星型卸料器的转轴上设置有被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被动链轮连接。
进一步地,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
进一步地,张紧装置包括调节螺杆、固定板、弹簧、支架、张紧链轮和螺栓,固定板安装在除尘仓上,调节螺杆穿装在固定板与支架之间,张紧链轮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架的两立板之间,弹簧穿装在固定板与支架之间的调节螺杆上。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为摆线针轮减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少了星型卸料器的驱动装置,使星型卸料器与螺旋卸料器共用一套驱动装置,简化了机构,精简了设备,使整套卸料装置结构紧凑,占地小,操作维护方便,并且减少星型卸料器驱动装置的动力能源消耗,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星型卸料器,11-转轴,2-导料管,3-螺旋卸料器,31-螺旋桨叶,32-主轴,33-轴承座,34-联轴器,35-驱动装置,4-主动链轮,5-张紧装置,51-调节螺杆,52-固定板,53-弹簧,54-支架,55-张紧链轮,56-螺栓,6-传动链条,7-被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旋卸料器3和星型卸料器1,螺旋卸料器3与星型卸料器1之间通过导料管2连接,其中:螺旋卸料器3包括螺旋桨叶31、主轴32、轴承座33、联轴器34和驱动装置35,主轴32穿出轴承座33通过联轴器34与驱动装置35连接,主轴32上还设置有主动链轮4;星型卸料器1的转轴11上设置有被动链轮7,主动链轮4通过传动链条6与被动链轮7连接。
传动链条6由于长期受到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变形,传动链条6变得松弛,导致传动能力降低,甚至无法传动,因此,主动链轮4与被动链轮7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5。
如图3所示,张紧装置5包括调节螺杆51、固定板52、弹簧53、支架54、张紧链轮55和螺栓56,固定板52安装在除尘仓上,调节螺杆51穿装在固定板52与支架54之间,张紧链轮55通过螺栓56安装在支架54的两立板之间,弹簧53穿装在固定板52与支架54之间的调节螺杆51上。
驱动装置35为摆线针轮减速器,这是因为摆线针轮减速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运转平稳,振动和噪声低,经久耐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用在有机肥脉冲袋式除尘器下方的卸料装置上,由于滤袋工作时需要在正负压之间频繁转换,因此要保证除尘仓的严密性,必须在除尘仓下方安装复合卸料装置。本装置改变了现有技术的结构,省去了星型卸料器1的动力机构,用螺旋卸料器3的驱动装置35通过链传动来带动星型卸料器1运转,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维护和操作,同时还节省了星型卸料器1的动力机构的电力消耗,降低了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博隆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博隆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状原材料的精确自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仿生煤粉螺旋输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