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5135.X | 申请日: | 201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军;隋志田;曹广;丁绍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子军;隋志田;曹广;丁绍文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分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机械插秧机有各种各样,总的归类可分为人力动力插秧机和机械动力插秧机。机械动力插秧机由于机械本身的重力过大,行走时破坏平坦的水田面,不适合在水田中行进插秧,因此很少有人使用机械动力插秧机。人力动力插秧机省略了机械动力的重量,能在被人推动行走的过程中插秧,并且对平坦的水田性质破坏不大,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但现有的人力插秧机的结构装置过于复杂,重量还是很大,在山地丘陵地带的梯田插秧使用不便。而人工插秧则是农民通过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插秧,长时间的弯腰插秧会对农民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对农民的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
综上所述,现有的插秧机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以及体积大的问题,不适用于丘陵地带的梯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适用于丘陵地带的梯田的插秧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秧机,包括浮力托盘、插秧架和秧托,所述插秧架设置在浮力托盘上方,并与浮力托盘焊接固定,所述秧托设置在插秧架的左侧,并与浮力托盘焊接固定,所述浮力托盘的一端向上设置有折弯挡板,所述折弯挡板与浮力托盘一体设置,所述折弯挡板的中部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贯穿折弯挡板并与浮力托盘焊接固定,所述插秧架居中部位螺柱固定有汽油发动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汽油发动机下方的驱动架,所述汽油发动机下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驱动架螺柱固定,所述插秧架的两侧还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中部与插秧架铰接固定,所述活动杆的末端与驱动架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浮力托盘为梯形的板块,且折弯挡板设置在浮力托盘宽度较大的一端,在支撑插秧架以及秧托的同时又能够降低浮力托盘的重量,使得浮力托盘不易陷入水田。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架的下端等距设置有三根连接杆,所述三根连接杆与驱动架焊接固定,有利于通过两端的连接杆与活动杆连接,通过中间的连接杆能够限制驱动架的位移。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靠近秧托的一端向下折弯有叉子,所述叉子与活动杆一体设置,通过叉子能够将秧托上的秧苗植入水田。
作为优选,所述叉子的槽口呈U型设置,能够卡持秧苗并不对秧苗造成伤害。
作为优选,所述秧托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浮力托盘焊接固定,所述秧托与支撑柱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能够使得秧托固定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浮力托盘上设置有折弯挡板,能够防止浮力托盘在移动过程中陷入水田,影响插秧速度,插秧架中的汽油发动机通过驱动架驱动活动杆,能够将秧托上的秧苗植入水田中,设置的秧托能够放置插秧所需要的秧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的浮力托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的驱动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插秧机的叉子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子军;隋志田;曹广;丁绍文,未经杨子军;隋志田;曹广;丁绍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5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建青砖的烧制设备
- 下一篇:具有力偶平衡的新型烧结机柔性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