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榨油筒榨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4634.7 | 申请日: | 201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军 |
主分类号: | B30B9/14 | 分类号: | B30B9/14;B30B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榨油 榨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榨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榨油筒榨油机。
背景技术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榨油机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目前榨油机主要包括螺旋榨油机和液压榨油机,现在市场上大多数都是螺旋榨油机,螺旋榨油机运转时,经过处理好的油料从料斗进入榨筒,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榨油机进行压榨,由于料胚在榨油机的榨筒内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在榨筒高压的条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筒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这样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间产生摩擦,造成相对运动,实现榨油功能,现有的冷榨设备无法进行变频榨油作业,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榨油装置的技术,能够更好的进行榨油作业,促进榨油机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榨油筒榨油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进行变频榨油作业,结构复杂,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榨油筒榨油机,包括固定底座和榨油螺旋压辊,所述固定底座上方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左侧与变电器相连接,且驱动电机右侧与减速机相连接,所述减速机左侧连接有主齿轮,且主齿轮上方与传动齿轮相咬合,所述固定底座上方两侧焊接有支架,且支架上方中安装有电控箱,所述支架上方两侧安装有轴承支座,所述轴承支座内部固定有连接轴,所述榨油螺旋压辊侧面连接有连接轴,且榨油螺旋压辊外侧固定有第一榨油筒,所述第一榨油筒右侧上方开设有加料口,且加料口上方连接有进料箱,所述进料箱侧面安装有振动器,所述第一榨油筒下方左侧设置连接有集渣箱,且第一榨油筒下方侧开设有漏油口,所述榨油螺旋压辊右侧设置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右侧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轮连接有后方的第二榨油筒,且皮带轮右侧安装有保护罩,所述第一榨油筒和第二榨油筒下方固定底座上安装有集油箱,且集油箱与漏油口相连接,所述集油箱右侧安装有出油管。
优选的,所述振动器和变电器与电控箱通过电性连接,且驱动电机和变电器通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箱下方通过两个漏斗形连接管分别连接有第一榨油筒和第二榨油筒,且第一榨油筒和第二榨油筒对称布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榨油筒由榨油螺旋压辊和侧面的连接轴共同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双榨油筒榨油机,结构设计合理,单个电机实现原料的粉碎和压榨,更加节能,使用也更加简单,通过榨油螺旋压辊搅拌粉碎,实现输送和压榨工作,压力稳定,出油率高,同时采用双榨筒设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能够更好的进行榨油作业,促进榨油机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底座,2、支架,3、连接轴,4、轴承支座,5、榨油螺旋压辊,6、振动器,7、进料箱,8、加料口,9、皮带轮,10、传动齿轮,11、集油箱,12、主齿轮,13、漏油口,14、减速机,15、驱动电机,16、变电器,17、第一榨油筒,18、集渣箱,19、保护罩,20、电控箱,21、出油管,22、第二榨油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军,未经陈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4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轴及螺旋挤压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一种园林垃圾回收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