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无纺布吸音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3506.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莲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无纺布 吸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音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无纺布吸音棉。
背景技术
伴随着隔音产品的热门需求,市场上各种各样的隔音产品陆续浮出水面。但是许多隔音产品并不是很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诸如吸音涂料,吸音效果一般;铝箔复合材料隔热性较差;海绵,减震性能较差,而且很多产品由于不易收缩变形,稳定性较差,不能根据需求的宽度裁剪,使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复合无纺布吸音棉,以便于对吸音棉进行裁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复合无纺布吸音棉,包括吸音棉本体,所述吸音棉本体由若干子吸音棉拼接而成,所述子吸音棉的一侧边设置有楔形卡头,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卡头匹配的卡槽,相邻的两子吸音棉之间通过卡头和卡槽配合卡合拼接,所述吸音棉本体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无纺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吸音棉的一种改进,所述无纺布通过压圆点与吸音棉本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吸音棉的一种改进,所述吸音棉本体的表面密度为100g/m2~1000g/m2,厚度为5mm~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吸音棉的一种改进,所述无纺布的表面密度为15g/m2~35g/m2,厚度为0.15mm~0.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吸音棉的一种改进,所述无纺布的表面密度为20g/m2,厚度为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复合无纺布吸音棉,包括吸音棉本体,所述吸音棉本体由若干子吸音棉拼接而成,所述子吸音棉的一侧边设置有楔形卡头,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卡头匹配的卡槽,相邻的两子吸音棉之间通过卡头和卡槽配合卡合拼接,所述吸音棉本体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无纺布。所述吸音棉本体由若干子吸音棉拼接而成,从而不需要生产大面积的吸音棉本体,降低了生产难度,且拼接的吸音棉本体能够根据需求易于裁切,设置在所述吸音棉本体两侧面的无纺布增加子吸音棉之间拼接的牢固度,有效防止两拼接的子吸音棉之间脱开,提高吸音棉本体的抗拉扯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拆分图。
其中,1.吸音棉本体,11.子吸音棉,111.卡头,112.卡槽,2.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复合无纺布吸音棉,包括吸音棉本体1,所述吸音棉本体1由若干子吸音棉11拼接而成,所述子吸音棉11的一侧边设置有楔形卡头111,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卡头111匹配的卡槽112,相邻的两子吸音棉11之间通过卡头111和卡槽112配合卡合拼接,所述吸音棉本体1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无纺布2。所述吸音棉本体1由若干子吸音棉11拼接而成,从而不需要生产大面积的吸音棉本体1,降低了生产难度,且拼接的吸音棉本体1能够根据需求易于裁切,设置在所述吸音棉本体1两侧面的无纺布2增加子吸音棉11之间拼接的牢固度,有效防止两拼接的子吸音棉11之间脱开,提高吸音棉本体1的抗拉扯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2通过压圆点与吸音棉本体1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吸音棉本体1的表面密度为100g/m2~1000g/m2,厚度为5mm~25mm。
作为优选,所述无纺布2的表面密度为15g/m2~35g/m2,厚度为0.15mm~0.25mm,优选为,所述无纺布2的表面密度为20g/m2,厚度为0.2mm。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莲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莲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3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