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的过滤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440.3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赖宗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博祺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99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油 过滤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的过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在一些使用条件下(如冷轧钢管的轧制工序),润滑油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回收重复利用润滑油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润滑油在回收时会包含较多的杂质,所以想要重复利用润滑油就需要对润滑油过滤提纯,目前市场上的回收装置一般仅通过滤网进行过滤,提纯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的过滤回收装置,解决了市场上的润滑油过滤装置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润滑油的过滤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静置池、加热池和分离池,所述静置池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通管,所述静置池的另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二通管的一端与加热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加热池的表面与加热池内的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加热池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通管,所述第三通管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三通管的一端与分离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池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分离池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通管。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的数量为3-5个,且搅拌桨在搅拌轴的表面等距离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热鳞片,所述导热鳞片的厚度为0.1厘米,所述导热鳞片以0.1厘米为间距等距离排布。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管位于过滤网的上侧,且过滤网的网眼直径为0.05毫米。
优选的,所述加热池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温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润滑油的过滤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静置池、加热池、分离池、第一通管、第二通管、第一截止阀、导热板、加热元件、电机、搅拌轴、搅拌桨、第三通管、第二截止阀、过滤网和第四通管,达到了润滑油回收后注入静置池内,通过沉降作用,使得润滑油静置分层,从而使得大颗粒杂质位于静置池的下层,上层的润滑油从第二通管流出,通过加热池对润滑油进行加热,降低润滑油的粘性,再将润滑油在分离池内通过过滤网过滤,去除细小的杂质,达到了润滑油的回收利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静置池、3加热池、4分离池、5第一通管、6第二通管、7第一截止阀、8导热板、9加热元件、10电机、11搅拌轴、12搅拌桨、13第三通管、14第二截止阀、15过滤网、16第四通管、17导热鳞片、18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博祺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博祺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