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前起落架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264.3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团;赵西洋;卫泽满;于忠厚;杨家奎;陈晓秀;汪海;王明远;杨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空材料结构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0六工厂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起落架 作动筒 疲劳 寿命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疲劳寿命试验领域,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飞机前起落架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起落架通常包括起落架主体,设置于起落架主体中部的斜撑杆及与斜撑杆连接的作动筒。飞机的前起落架在收放的过程中,作动筒的疲劳寿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起落架作动筒收放疲劳寿命试验,主要是依据理论计算或现场实测得来的载荷数据,通过对起落架施加周期性载荷来模拟飞机实际收放起落架时的工况,以完成对作动筒收放疲劳寿命的考核。
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通常需要将起落架收放几万次。以往的试验过程中,这种外加的周期性试验载荷主要通过纯机械式加载或者人为地周期性干预来实现,且试验装置的结构笨拙,操作很不方便,试验效率不高。另外,由于机械加载或人工加载操作不便,效率低,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试验时,设置的试验次数通常较少,降低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较难准确地还原作动筒的实际受载情况。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试验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试验效率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前起落架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还原作动筒的实际受载情况,具有加载真实,成本低,调整方便,试验效率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飞机前起落架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装置,包括台架,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负载配重系统、行程检测开关、液压站和控制中心,起落架以上下倒置的方式安装在台架上,其中:
所述负载配重系统包括固定于台架一端上方的滑轮,设置于滑轮下方的电磁吸盘及可导磁的配重块,所述电磁吸盘通过钢丝绳经由滑轮连接起落架;
所述行程检测开关包括设置于台架底部两侧的第一对光电开关,分别设置于台架上部两侧的第二对光电开关和第三对光电开关;
所述液压站通过液压回路与作动筒连接,为作动筒的动作提供动力;
所述控制中心接收行程检测开关的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发出指令控制液压站的动作及电磁吸盘的通电与断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配重块的下方设置缓冲器,所述缓冲器通过缓冲器底座固定在缓冲底板上,所述缓冲底板单独固定在地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配重块的周围设置四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在导向杆固定板上,底部固定在所述缓冲器底座上;
所述配重块的顶部设置电磁吸盘卡环,电磁吸盘嵌装在电磁吸盘卡环内,所述电磁吸盘卡环的两个端部具有滑靴,所述滑靴套设在导向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配重块由数块较薄的配重块单元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钢丝绳与起落架连接的一端设置花篮螺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台架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前端的支承框架,中部的起落架支承板及后端的支承斜杆,所述支承斜杆的顶端连接支承框架,起落架以上下倒置的方式安装在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起落架包括起落架主体,所述起落架主体的中部设置斜撑杆,所述作动筒与斜撑杆连接;所述起落架支承板上分别设置斜撑杆耳座、作动筒耳座和起落架主体耳座,斜撑杆、作动筒和起落架主体分别活动连接于对应的耳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包括三根固定于地面上的第一支承梁,固定于第一支承梁上两端的两根第二支承梁,所述的两根支承斜杆的底端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根第二支承梁的后端,所述的第一对光电开关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承梁后端的内侧;
所述负载配重系统设置于支承框架内,所述滑轮固定于支承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二对光电开关和第三对光电开关对称设置于支承斜杆上端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承框架为门型框架,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底座两侧的立柱及连接立柱顶部的四根横梁,相对的两根横梁之间固定设置滑轮安装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支承斜杆、支承框架均由内部中空的方管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飞机前起落架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装置,其结构简单易行,负载配重系统、行程检测开关、液压站和控制中心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还原作动筒的实际受载情况,起落架的收放动作紧凑,无需通过纯机械式加载或者人为地周期性干预来实现,具有加载真实,成本低,调整方便,试验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空材料结构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0六工厂,未经上海航空材料结构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0六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电动机场登机车
- 下一篇:一种飞机显控系统测试装置及其接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