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圈鱼护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2202.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7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瑞江 |
主分类号: | A01K97/20 | 分类号: | A01K9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63924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圈鱼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护。
背景技术
现在的鱼护多为柱状,一般都是用渔网做网部(就是围在外面的护栏),为了防止网部变形,每隔一段都会横向设有支撑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因为渔网这种材料网眼较大,其与支撑圈之间的固定比较难,经常会出现:支撑圈(或者其两者之间的固定线)将网部磨损,造成其整体损坏。特别是,经过长时间使用,支撑圈会生锈,加大对网部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鱼护,其网部与支撑圈之间的固定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鱼护,包括鱼护本体,本体外固定渔网形成网部,网部横向固定支撑圈,所述网部与支撑圈之间的固定具体为:网部向外侧凹陷形成固定支撑圈的固定部,支撑圈整体位于固定部内,固定部上下两侧的边缘部之间固定。
两侧的边缘部之间通过线缝合固定。
固定部外整体包裹防护层,防护层上侧的边沿部、固定部的上侧的边缘部、固定部的下侧的边缘部与防护层下侧的边沿部,该四层整体通过线缝合固定。
防护层为织带。
支撑圈的材料为钢丝。
鱼护的口部设有地插。
固定部外侧设有提手。
鱼护的底部设有十字状加固织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支撑圈整体设在网部内侧,网部对支撑圈形成多点支撑,有效分解了每个网眼处的受力,这样每个网线分担的力较小,网部与支撑圈的固定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支撑部水平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支撑部垂直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支撑部放大的垂直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5所示,一种鱼护,包括鱼护本体,本体外固定渔网形成网部1,网部1横向固定支撑圈2。
网部1与支撑圈2之间的固定具体为:网部1向外侧凹陷形成固定支撑圈2的固定部11,支撑圈2整体位于固定部11内,固定部11上下两侧的边缘部12之间固定。
两侧的边缘部12之间通过线缝合固定。
固定部11外整体包裹防护层5,防护层5上侧的边沿部51、固定部11的上侧的边缘部12、固定部11的下侧的边缘部12与防护层5下侧的边沿部51,该四层整体通过线缝合固定。在固定部11增加一个保护层,会增加整体的耐磨度。防护层5可以为织带,织带能增加其耐磨性。
支撑圈2的材料为钢丝,节省成本。
如图1,鱼护的口部设有地插8,方便其固定在水边。
如图1,固定部11外侧设有提手81,方便提鱼。
如图5,鱼护的底部设有十字状加固织带83,加强底部的支撑力。
如附图1-5所示,其使用时, 与现有技术一样。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瑞江,未经李瑞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2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辐照靶处理系统
- 下一篇:元素转换的方法及氚水无害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