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鲜明的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1811.6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8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建华 |
主分类号: | B41F17/38 | 分类号: | B41F17/38;B41F31/03;B41F1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5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鲜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鲜明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又称之为染整。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和洗水等的总称;本科的染整专业现在已经并入轻化工程专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居住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的原始部落,能把毛线染成黄、红、褐和蓝等色,织出带有色彩条纹的毛布。商周时期,染色技术不断提高。宫廷手工作坊中设有专职的官吏“染人”来“掌染草”,管理染色生产。染出的颜色也不断增加。到汉代,染色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现有的印刷设备在作业时,会由于染料融合不均匀或染料中含有残渣,导致染出的花色不够均匀与鲜明,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现有的印染设备,在印染时,一般是将被染物品投入设备中,然后印染一次,直接取出,每种被染物品的体积以及厚度都不相同,从而同样会出现印染不鲜明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鲜明的印刷装置,解决了现有印染设备印染不鲜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鲜明的印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通过两个支板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搅拌箱的一侧通过载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U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的另一端与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另一端贯穿搅拌箱且延伸至其内部并与其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上且位于搅拌箱内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箱内壁的两侧且位于搅拌杆的下方均镶嵌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滑轨的内壁活动连接,且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通过滤网连接,所述U形杆上通过活动套与传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贯穿载板上开设的通槽且与其下方的拨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拨动杆的一端由外至内依次贯穿搅拌箱和第一滑轨上开设的滑槽并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远离搅拌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有活动块,且两个活动块相对的一侧通过升降板连接,所述U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伸缩气缸与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通过竖杆固定连接有U形夹板,所述U形夹板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转轴分别与刷辊的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刷辊上开设有通孔,所述U形板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两个活动杆,且两个活动杆上分别套接有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搅拌箱底部的出料口与料管进料端固定连接,所述料管的出料端由外至内依次贯穿U形板和转轴且延伸至刷辊内。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数量为八个,且八个搅拌杆以四个为一组分别位于转杆表面的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位于安装槽内腔的前后两端,所述刷辊的长度与传送带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轨位于U形板内壁的中部,且第二滑轨的高度为U形板高度的四分之三。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长度与搅拌箱内部的长度相等,且滤网的宽度与搅拌箱内部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竖杆的顶端与升降板底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竖杆的底端与U形夹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鲜明的印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搅拌箱的改进,启动伺服电机能够通过U形杆带动转杆转动,配合搅拌杆的使用,能够将染料搅拌均匀,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搅拌箱的改进,当伺服电机通过U形杆和传动杆带动拨动杆进行上下移动时,配合第一滑轨和滑块的使用,能够使滤网进行上下震动,从而能够过滤掉染料内部的残渣。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伸缩气缸的改进,当伸缩气缸下压升降板时,能够带动U形夹板内设置的刷辊进行上下移动,配合第二滑轨的使用,能够提高刷辊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改变刷辊的印刷高度,达到了对多种不同体积的产品进行印染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送带的改进,主动轮配合从动轮的使用,能够带动传送带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其上放置的被印染产品进行来回移动,此时,达到了对产品进行多次印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建华,未经魏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1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编织袋钢板印刷机
- 下一篇:一种软管烫印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