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乙炔瓶供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0054.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银;岑倪华;陶亚楠;金志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天源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68 | 代理人: | 许希富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炔 供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乙炔瓶供气系统,属于管路供气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钢铁生产、造船、钢结构制造等企业,为了保障正常的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需要,拥有一个质量稳定、供气及时的焊割气等工业气体的保障体系十分重要,而通常的做法是建立自己的气体供应站。但是,建立自己的气体供应站,需要花费很多宝贵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因此作为用气单位,没有必要花很多的精力去管理一个气站。将气站交给一个管理经验丰富,信誉良好的专业气体生产厂家来做,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么就需要研发出一种简单快捷方便的供气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不受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及时快捷的将气体送到气站房,保证生产运行正常,保证用气安全的一种乙炔瓶供气系统。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乙炔瓶供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乙炔瓶,每个乙炔瓶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第一运输管道的一端,第一运输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除丙酮装置;
除丙酮装置包括进气口A和出气口A,除丙酮装置的进气口A与第一运输管道连接,除丙酮装置的出气口A通过第二运输管道与降压装置连接;
降压装置包括进气口B和出气口B,降压装置的进气口B与第二运输管道连接,降压装置的出气口B通过第三运输管道与用气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乙炔瓶出气口连接的连接管道上均设有开关阀门。
进一步的,第一运输管道、第二运输管道、第三运输管道上依次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进一步优选的,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单向阀门且带阻火作用。
进一步的,除丙酮装置为活性炭吸附式除丙酮装置。
进一步的,降压装置为乙炔减压器。
有益效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乙炔瓶供气系统,利用乙炔瓶进行供气,可以不受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及时快捷的将气体送到气站房,保证生产运行正常。活性炭吸附式除丙酮装置可将乙炔瓶中的丙酮吸附干净,无杂质。降压装置的乙炔减压器能将高压气体降为低压气体,并保持从降压装置的出气口B输出的气体压力和流量稳定不变。且连接管道和运输管道上均设有阀门,可以控制气体的流动和截断,尤其是除丙酮装置和降压装置以及降压装置和用气管道之间的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单向阀门且带阻火作用,可以有效的阻止其他的倒流和回火,保证用气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乙炔瓶,2、连接管道,21、开关阀门,3、第一运输管道,31、第一阀门,4、除丙酮装置,41、进气口A,42、出气口A,5、第二运输管道,51、第二阀门,6、降压装置,61、进气口B,62、出气口B,7、第三运输管道,71、第三阀门,8、用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乙炔瓶供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乙炔瓶1,每个乙炔瓶1的出气口通过连接管道2连接第一运输管道3的一端,第一运输管道3的另一端连接有除丙酮装置4。
除丙酮装置4包括进气口A41和出气口A42,除丙酮装置4的进气口A41与第一运输管道3连接,除丙酮装置4的出气口A42通过第二运输管道5与降压装置6连接。
降压装置6包括进气口B61和出气口B62,降压装置6的进气口B61与第二运输管道5连接,降压装置6的出气口B62通过第三运输管道7与用气管道8连接。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每个乙炔瓶1出气口连接的连接管道2上均设有开关阀门21。第一运输管道3、第二运输管道5、第三运输管道7上依次分别设有第一阀门31、第二阀门51、第三阀门71。第二阀门51和第三阀门71均为单向阀门且带阻火作用。除丙酮装置4为活性炭吸附式除丙酮装置。降压装置6为乙炔减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天源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天源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0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