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0038.1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本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11/00 | 分类号: | B63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朱亮淞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舱大 开口 重吊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
背景技术
2009年1月1日,随着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II-1章修正案的强制实施,SOLAS.2009对概率破舱稳性的标准进一步提高,破舱稳性成为船舶设计中必须慎重考虑的限制因素,特别是对于货舱数较少的船舶,如何既能满足破舱稳性要求,又可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是目前设计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破舱稳性的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单舱船体,所述单舱船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压载舱,单舱船体的两侧设置有边压载舱,所述边压载舱的宽度相对于所述单舱船体的宽度比例为0.15-0.25;所述边压载舱向下延伸至所述单舱船体的最底部,且边压载舱在所述单舱船体的长度方向上等距隔断为六截,各截之间由钢板隔断;每个所述边压载舱的靠里一侧均设置有固态压载舱,所述固态压载舱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压载舱的顶部,所述固态压载舱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填充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固态压载舱在所述单舱船体的长度方向上等距隔断为六截,各截之间由钢板隔断,且每截所述固态压载舱上端均设置有一个填充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压载舱在所述单舱船体的宽度方向上等距分为三截,各截之间由钢板隔断。
进一步地,所述单舱船体的船头部分设有船头边仓,单舱船体的船头部分的两侧设有船头侧边仓;单舱船体的船尾部分的两侧设有船尾侧边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的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通过底压载舱、边压载舱以及固态压载舱的协同作用,可以保证单舱船体的破舱稳性,在单舱船体出现大倾角横倾后,获得更大的生存概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剖视图;
附图2为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的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包括具有向上开口的单舱船体1,所述单舱船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压载舱2,单舱船体1的两侧设置有边压载舱3,所述边压载舱3的宽度相对于所述单舱船体1的宽度比例为0.15-0.25;所述边压载舱3向下延伸至所述单舱船体1的最底部,且边压载舱3在所述单舱船体1的长度方向上等距隔断为六截,各截之间由钢板隔断;每个所述边压载舱3的靠里一侧均设置有固态压载舱4,所述固态压载舱4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底压载舱2的顶部,所述固态压载舱4的上方设有至少一个填充入口5。
所述固态压载舱4在所述单舱船体1的长度方向上等距隔断为六截,各截之间由钢板隔断,且每截所述固态压载舱4上端均设置有一个填充入口5。当发生破舱事故时,向固态压载舱4内填入固态填充剂可调节船的重心,增大生存几率。
所述底压载舱2在所述单舱船体1的宽度方向上等距分为三截,各截之间由钢板隔断。
所述单舱船体1的船头部分设有船头边仓6,单舱船体1的船头部分的两侧设有船头侧边仓7;单舱船体1的船尾部分的两侧设有船尾侧边仓8。
本实用新型的的单舱大开口重吊船的分舱结构通过底压载舱、边压载舱以及固态压载舱的协同作用,可以保证单舱船体的破舱稳性,在单舱船体出现大倾角横倾后,获得更大的生存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60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层搅拌船处理机翻转检修平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游艇的新型顶棚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