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841.3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1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微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科 麻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装置,包括:麻醉注射器,其包括注射针筒以及包裹在所述注射针筒外侧壁的弹性保护套,所述弹性保护套上设有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消毒器,其与所述麻醉注射器可拆卸连接,并通过所述魔术公贴和所述魔术母贴的配合设置在所述注射针筒的一侧,所述消毒器包括具有开口端的消毒液筒以及与所述开口端的尺寸相匹配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消毒液筒开口端的滚珠,所述消毒液筒开口端的侧壁上向该开口端的中心处延伸出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所述滚珠上开设有与两个转轴依次对应并匹配的两个转轴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麻醉科用麻醉装置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待麻醉处进行消毒及进行麻醉注射,提高了麻醉质量和麻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麻醉传入中国也有百余年的历史。1989年卫生部文件明确麻醉科是一级临床学科。根据中国国情,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得到了大力开展和推广,连续30余年来,静脉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一度成为中国最常用的麻醉方法。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研究针刺麻醉,70年代初研究中药麻醉,临床应用有一定的镇痛和麻醉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尚达不到现代麻醉的要求,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国外许多新的麻醉药和精密的麻醉设备,相继引进中国,进一步提高中国麻醉水平,促进麻醉学科的现代化,迈出了新的步伐,麻醉顾名思义是在手术室内为手术病人施行麻醉,但麻醉医师的工作已延伸到立即术后的恢复室,甚至ICU。由于麻醉医师熟练掌握各种神经阻滞技术,自然而然的被要求治疗各种疼痛的病人,逐渐发展成为疼痛门诊。麻醉医师不再局限在手术室内施行麻醉,他们经常到心导管室、内腔镜室、放射科,甚至内科病房为心脏病人除颤施行麻醉。外科手术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目前麻醉一般通过麻醉针进行,并且在使用麻醉针进行麻醉之前,需使用酒精棉球对病患的打针区域进行消毒,现有技术中都是使用酒精棉球或者酒精棉签进行消毒,不仅操作繁琐并且增加了酒精用棉的使用量,从而增大了麻醉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麻醉时间,并且也会影响麻醉效果,并且有的手术需要在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麻醉,因此需要使用多个酒精棉球。同时现有的麻醉针由于结构上的设计增大了麻醉师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装置,该麻醉装置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且准确的麻醉,并且保证了麻醉之前的消毒质量和麻醉质量,提高了麻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醉科用麻醉装置,包括:
麻醉注射器,其包括注射针筒以及包裹在所述注射针筒外侧壁的弹性保护套,所述弹性保护套上设有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
消毒器,其与所述麻醉注射器可拆卸连接,并通过所述魔术公贴和所述魔术母贴的配合设置在所述注射针筒的一侧,所述消毒器包括具有开口端的消毒液筒以及与所述开口端的尺寸相匹配并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消毒液筒开口端的滚珠,所述消毒液筒开口端的侧壁上向该开口端的中心处延伸出两个对称设置的转轴,所述滚珠上开设有与两个转轴依次对应并匹配的两个转轴孔,以使得所述滚珠封堵在所述开口端,并可在两个转轴上进行旋转。
优选的是,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装置中,所述麻醉注射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注射针筒前端的针头,所述针头包括:
针嘴,其设置在所述注射针筒前端,且外侧壁为螺纹状;
针体,其与所述针嘴连通,并与所述针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针体包括一端设有连接筒的塑料软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塑料软管自由端的插入针,所述连接筒的内侧壁设有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的麻醉科用麻醉装置还包括:
软硅胶吸盘,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针头上,并具有所述针头穿过的贯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微,未经杨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8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