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507.8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7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蒋靖坤;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科领奈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W1/02;G01K7/18;G01N27/22;G01P5/24;G01P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大气环境 网格 监测 | ||
1.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电源单元、数据采集传输单元、GPS单元、传感器单元、气流导风调节单元、气象参数测量单元;所述箱体包括箱体主体(1)、箱体上盖(2)、隔板转接板(11)、防护罩(13),箱体主体(1)采用上下层布局设计,中间用密封隔板将箱体主体(1)分为测量室与电气室,隔板转接板(11)安装于箱体主体(1)的中间隔板上,箱体主体(1)和箱体上盖(2)通过密封胶条和锁扣进行锁紧密封,在测量室气路进出口分别设置防护罩(13);所述气流导风调节单元包括入口湿度调控单元(14)和导风风扇(15),在测量室左侧安装导风风扇(15),测量室右侧进气口处安装入口湿度调控单元(14);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PM2.5传感器(16)和PM10传感器(17)、温湿度传感器(12)和气体传感器单元(18),PM2.5传感器(16)和PM10传感器(17)布置在靠近测量室右侧气流入口处及入口湿度调控单元(14)后,沿入口中心线并排放置,气体传感器单元(18)位于PM2.5传感器(16)和PM10传感器(17)后侧,温湿度传感器(12)固定于隔板转接板(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传感器单元(18)包括气体传感器底座(18-1)、气体传感器信号板(18-2)、气体传感器(18-3)、不锈钢丝网(18-4)和气体传感器上盖(18-5);所述气体传感器(18-3)包括CO、SO2、NO、NO2、O3、CO2、VOCs传感器;气体传感器信号板(18-2)和气体传感器(18-3)通过插针插座结构进行连接,气体传感器信号板(18-2)通过密封胶垫与气体传感器底座(18-1)进行密封固定,气体传感器上盖(18-5)上开有多个圆形透气孔,气体传感器上盖(18-5)与不锈钢丝网(18-4)焊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太阳能充电管理单元(4)、蓄电池(5)和开关电源(6);太阳能电池板(3)固定于箱体上盖(2)上面,太阳能电池板(3)通过箱体主体(1)底部防水接头连接太阳能充电管理单元(4),太阳能充电管理单元(4)连接蓄电池(5),市电供电部分将220V交流市电通过箱体主体(1)底部引入并接入开关电源(6),开关电源(6)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12V直流电,同时在开关电源(6)的入口加入气体放电管进行雷电或过脉冲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传输单元包括主板(7)、GPRS传输模块(8)、GPRS天线(9);GPRS传输模块(8)固定在主板(7)上,GPRS天线(9)位于箱体外侧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7)采用单片机作为主芯片,主板(7)的外围电路包括电源、高精度实时时钟芯片、铁电存储器芯片、SD卡存储模块、模拟数字转换芯片,主板(7)可与中心服务器端进行数据的实时传送,下发和获取远程的传感器校准参数、下发仪器运行参数,也可以进行远程校时、远程程序升级、远程重启和历史数据回调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单元包括GPS模块(10),GPS模块(10)具有防水功能,且底部有磁性,GPS模块(10)通过磁吸方式固定于箱体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组分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湿度调控单元(14)包括入口过滤网和湿度调控模块,入口过滤网为不锈钢材质,用于对漂浮异物进行粗过滤和拦截;湿度调控模块采用加热的方式来降低进入箱体的气流的相对湿度;湿度调控模块有两种运行模式,一是常开模式,设定测量室内相对湿度不超过40%;二是周期性开和关模式,当进行网格化布点时设置几台运行周期性开关模式,用于研究在除湿和非除湿情况下的数据对比,同时修正未安装入口湿度调控单元(14)的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科领奈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科领奈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5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压传感器的结构以及温度和压力的测量系统
- 下一篇:检测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