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件同步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233.2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锋经纬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同步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工件同步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加工需要的机械由数显铣床、数显成型磨床、数显车床、电火花机、万能磨床、加工中心、钻床、激光焊接、快走丝、中走丝、慢走丝、外圆磨床、内圆磨床、精密车床等。切削加工是指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刨削、插削、拉削、锯切、磨削、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齿轮加工、蜗轮加工、螺纹加工、超精密加工、钳工和刮削等。夹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在各种加工中都需要用到各类夹具,但是目前常见的夹具都只能同时对一个工件进行夹持,但是对于AB型工件,即在使用中配对使用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同步加工,所以需要使用同步夹紧装置,来实现AB型工件的同步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工件同步夹紧装置,实现对AB型工件同步夹紧,结构合理,夹紧效果好,对工件的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工件同步夹紧装置,它包括机架、支承底座、工作台、A工件、B工件、左压杆、右压杆、左压块、右压块、支板、紧固螺钉、左支承销轴、右支承销轴、拉簧、左拉簧支座、右拉簧支座、滑杆、滑套、凸轮、拉杆、凸轮销轴、驱动气缸,所述支承底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支承底座上,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左侧设置有A支承槽,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右侧设置有B支承槽,所述A工件安装在A支承槽上,所述B工件安装在B支承槽上,所述支板的中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左压杆的中端通过左支承销轴铰接在支板的左端,所述右压杆的中端通过右支承销轴铰接在支板的右端,所述左压块设置在左压杆的上端,所述右压块设置在右压杆的上端,所述滑套水平固定在工作台的下端,所述滑杆可左右滑动设置在滑套上,所述凸轮通过凸轮销轴偏心铰接在右压杆的下端,所述拉杆的一端也铰接在凸轮销轴上,并且和凸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活塞杆的上端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左拉簧支座固定在左压杆上,所述右拉簧支座固定在右压杆上,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左拉簧支座和右拉簧支座,所述拉簧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支板和滑杆之间,在拉簧的作用下左压杆和凸轮始终和滑杆的左右两端保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钉和支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松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左压块和右压块为弹性压块。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的廓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在拉簧的作用下,左压杆和凸轮始终和滑杆的左右两端保持接触,此时左压块和右压块处于松开状态。驱动气缸动作,通过拉杆带动凸轮转动,并使右压杆逆时针转动,左压杆在滑杆的作用下作顺时针转动,左压块和右压块同步实现对A工件和B工件的夹紧。紧固螺钉和支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松垫圈,有效实现对紧固螺钉的防松,有利于支板的固定,效果好。凸轮的廓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夹紧过程中具有自锁性,可靠性好。本实用新型实现对AB型工件同步夹紧,结构合理,夹紧效果好,对工件的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支承底座,3.工作台,4.A工件,5.B工件,6.左压杆,7.右压杆,8.左压块,9.右压块,10.支板,11.紧固螺钉,12.左支承销轴,13.右支承销轴,14.拉簧,15.左拉簧支座,16.右拉簧支座,17.滑杆,18.滑套,19.凸轮,20.拉杆,21.凸轮销轴,22.驱动气缸,23.A支承槽,24.B支承槽,25.缸体,26.活塞杆,27.防松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锋经纬编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锋经纬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2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