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沸腾式再生太阳能除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9004.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9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鹏;邵建雄;江宏文;陈鹏云;査显顺;易先举;王迪良;刘朝华;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沸腾 再生 太阳能 除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湿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压缩沸腾式再生太阳能除湿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湿度不仅影响人的热舒适感,而且对工业生产活动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湿度控制是空调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包含水电站地下厂房等在内的地下工程的局部区域湿度较大,除了围护结构表面容易有冷凝水析出逐渐在地面造成积水外,还严重影响此区域内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水电站地下厂房使用的传统冷却除湿机,冷凝水较难排放,容易形成二次汽化。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被誉为未来最具有应用前景和节能价值的空调新技术,但使用传统的冷却除湿进行湿度控制存在效率低、相对湿度难以控制、冷热抵消造成能源浪费等弊端,而液体除湿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冷却除湿存在上述问题。
溶液除湿系统利用液体除湿剂除去空气中的水分,然后通过加热使溶液再生。传统的溶液再生为溶液除湿的逆过程,稀溶液和热空气通过对流进行传热传质,即常压下稀溶液利用水分子在表面的蒸发完成非沸腾再生过程,再生热源的温度要求随着所需传质势差的增大而增大,其缺点是溶液再生所需的热空气需要消耗很多能量。溶液再生 装置是溶液除湿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根据再生的方式可分为沸腾式蒸发溶液再生和非沸腾式蒸发溶液再生两种方式。填料喷淋塔是传统常见的非沸腾蒸发式溶液再生装置,这种再生方式需要的热源温度较低,可以利用低品位能源,但也存在再生效率不高和再生后的溶液浓度不高导致除湿喷淋塔较大等弊端。此外,填料喷淋塔非沸腾再生还受室外空气湿度的影响,当室外空气湿度较大时,不利于溶液再生。溶液沸腾式蒸发再生设备能够再生较高浓度的溶液,再生效率也较高,但所需的热源温度较高,常采用天然气等优质能源驱动,消耗较多的能源。
公开号为CN1415909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多级液体除湿方法,虽然提高了除湿效率,但其本依旧是非沸腾再生方式,具有非沸腾再生方式固有的不足之处,即再生效率低,且除湿系统设备结构复杂。
公开号为CN102853485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太阳能-地源能联合驱动的沸腾再生型溶液除湿系统,其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这两种可再生能源,扩大了能源的利用范围和系统的适用范围,采用沸腾再生方式,产生的溶液浓度也较高,但其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地埋管钻孔费用昂贵导致系统成本升高等缺点,此外,地埋管占用一定的土地空间,受到岩土热物性的影响,其使用范围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溶液除湿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一 种溶液再生浓度和再生效率高,能实现再生设备和除湿设备小型化,并可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压缩沸腾式再生太阳能除湿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压缩沸腾式再生太阳能除湿系统,包括浓溶液再生子系统和除湿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溶液再生子系统包括稀溶液升温回路、浓溶液再生回路和浓溶液降温回路;所述除湿子系统包括溶液回路和空气回路;
所述稀溶液升温回路由稀溶液储罐、第二稀溶液泵、板式换热器、止回阀、稀溶液缓存罐、太阳能集热装置依次相连后,与串联的第一截止阀和加热器连接构成且串联的第一截止阀和加热器与第二截止阀并联连接;
所述浓溶液再生回路由第一电磁阀、压缩式沸腾再生装置、第二电磁阀和浓溶液缓存罐依次相连构成;
所述浓溶液降温回路由第一浓溶液泵、板式换热器、冷却器和浓溶液储罐依次相连构成;
所述溶液回路由浓溶液储罐、第二浓溶液泵、除湿喷淋塔、第一稀溶液泵和稀溶液储罐依次相连构成;
所述空气回路由过滤器、风机和除湿喷淋塔依次相连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浓溶液再生回路和稀溶液升温回路在第一电磁阀处耦合,所述浓溶液降温回路和浓溶液再生回路在浓溶液缓存罐处耦合;所述溶液回路和稀溶液升温回路在稀溶液储罐处耦合;所述空气回路和溶液回路在除湿喷淋塔处耦合。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槽式抛物面反光镜、真空集热管、支架和追踪机构;所述真空集热管采用直通形式且真空集热管与第一截止阀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稀溶液出液口,与稀溶液缓存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稀溶液进液口;所述稀溶液出液口处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可控制加热器停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9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