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装置及设有该动力装置的动力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58990.8 | 申请日: | 201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1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査霞红;赵凤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B25F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装置 设有 动力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力装置及设有该动力装置的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许多动力工具也逐步进入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可通过动力工具完成各种不同的操作,为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一些动力工具的动力装置通常包括电池包、控制板及电机,其中,电池包用于给电机供电,控制板则用于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而输出扭矩以驱动传动装置工作。
而目前,电机与控制板在运行过程中均会产生较大热量,进而影响控制板使用寿命并增大电机消耗。但由于现有动力装置的结构缺陷,电机与控制板这两个部件难以均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因而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动力装置的控制板与电机难以均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使控制板与电机均达到良好冷却效果的动力装置及设有该动力装置的动力工具。
一种动力装置,包括:
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
控制板,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及
电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板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第一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共同形成第一冷却风道,所述电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风道上,所述第二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共同形成第二冷却风道,所述控制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冷却风道上。
上述动力装置,用于控制工作的控制板设置在第二壳体内而位于第一壳体一端,控制板与电机可分别通过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进入的气流进行分别冷却,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为电机设置的单冷却风道,提高了该动力装置的空气流通效率,使控制板与电机均可及时冷却,因而在减少了电机的消耗的同时提高了控制板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延伸方向上分别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相对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一冷却风道及所述第二冷却风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位于所述电机设有所述风扇一端并罩设于所述风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前挡盖,所述前挡盖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并覆盖所述安装孔,所述前挡盖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进风槽以形成所述第一进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风槽以形成所述出风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槽为两个,两个所述出风槽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设于所述壳体结构一侧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一种动力工具,包括上述的动力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的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为动力工具100提供动力的动力装置20,包括壳体结构(图未标)、控制板24及电机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