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556.X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旭辉;方东旭;彭益华;李欢;邹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行 桥梁 旋转 风声 屏障 | ||
1.一种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包括至少两根支撑立柱(1),
支撑立柱(1)间隔分布且固结于桥面或底座(5)上,
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根支撑立柱(1)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块用于利用板体质量分布不同而旋转力矩不同的特性以自旋转挡流和导流的消音叶片(2),
消音叶片(2)通过旋转横轴(3)转动连接于支撑立柱(1)上,
相邻两块消音叶片(2)的转动轨迹之间留有用于消除消音叶片(2)自由转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转动阻碍和进行泄流导流的间隙空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旋转横轴(3)处于消音叶片(2)的中轴线上,以使消音叶片(2)构成两侧悬挑的旋转体;或者
旋转横轴(3)处于消音叶片(2)的板边部位,以使消音叶片(2)构成单侧悬挑的旋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旋转横轴(3)两端分别固接于相对应的支撑立柱(1)上,
旋转横轴(3)的轴身与消音叶片(2)的板面铰接,
消音叶片(2)的非安装板面为悬挑的自由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消音叶片(2)与旋转横轴(3)之间采用点连接、线连接、面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消音叶片(2)与旋转横轴(3)之间采用轴承、套管、合页的铰接形式中的至少一种;
消音叶片(2)的一侧或两侧板面与旋转横轴(3)铰接,或者
旋转横轴(3)夹持于两块消音叶片(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旋转横轴(3)与消音叶片(2)连接的转角部位设置为弧形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消音叶片(2)的自由板边带有用于扰乱和抵消风流和降低风噪的风嘴;
风嘴采用装配于消音叶片(2)的自由板边的扁口风嘴或螺旋口风嘴,或者
风嘴采用开设于消音叶片(2)板面上的开孔或开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消音叶片(2)的叶片形式采用直线形、折线形或曲面形;
相邻两支撑立柱(1)之间设置的消音叶片(2)具有不同的叶片层数、不同的叶片厚度、不同的叶片风嘴角度中的至少一种;或者
相邻两支撑立柱(1)之间设置的消音叶片(2)具有相同的叶片层数、相同的叶片厚度、相同同的叶片风嘴角度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消音叶片(2)内设置有吸声层或吸声构造;
吸声层为铝纤维层、泡沫铝层、矿棉层、泡沫涂料层或外涂吸声层中的至少一种;
吸声结构为穿孔板结构、微创孔板结构、狭缝吸声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行桥梁的自旋转风声屏障,其特征在于,
消音叶片(2)的至少一个自由板边为柔性板边或弹性板边;或者
消音板片的一端安装高度高于另一端的安装高度,形成倾斜布设的消音板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未经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5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弹性防落梁装置
- 下一篇:采用体内预应力系统的预制薄壁盖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