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夜光USB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505.7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坤利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夜光 usb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夜光USB锂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电池多采用液态电解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会过度发热,电解质会渗透到阳极和阴极模块致使电池失效。
而同时,固态电解质是应用在冶金中的具有离子导电性的固态物质,它与快离子导体有所不同的是,固态电解质涵盖离子电导率较低的普通固态离子导体。这些物质或因其晶体中的点缺陷或因其特殊结构而为离子提供快速迁移的通道,在某些温度下具有高的电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夜光USB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改变了传统的锂电池实心圆柱体的外形,设计了空芯圆环外形的锂离子电池,同时,取消了传统电池正极-电解质-负极所采用的卷对卷的结构,将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分别封装在两个带有导电孔的圆柱形腔体内,两极之间通过导电棒串联实现电子的转移放电。
一种夜光USB锂电池,壳体为圆环形凹槽,中心有散热腔,壳体内依次装填阳极保护壳和阴极保护壳,阳极保护壳为圆环形,圆环一侧端面有导电孔,阳极保护壳内部充填阳极材料,阴极保护壳为圆环形,圆环两侧均开有导电孔;阳极保护壳和阴极保护壳外径尺寸相同,阳极保护壳和阴极保护壳端面上导电孔的开孔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阳极保护壳和阴极保护壳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阳极保护壳内部阳极材料与弹性电环保持电路联通。
导电棒采用高导电率的快离子导体制成,对称安装在导电棒底座上,电棒的直径等于导电孔的直径,导电棒底座的直径等于壳体的内径。
优选的,导电棒高度应能保证其穿过阴极保护壳后还能插入到阳极保护壳底部。
优选的,导电棒底座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壳体顶部安装阳极钢帽,阳极钢帽上有电环卡槽,电环卡槽内部安装弹性电环,弹性电环通过弹簧与电环卡槽连接,阳极钢帽上有USB接口。
优选的,弹簧为压缩型弹簧。
优选的,电环卡槽外径尺寸与弹性电环尺寸相同。
壳体底部有阴极盖板,阴极盖板上有阳极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夜光USB锂电池,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固态电解质的电池安全性能更高,寿命比普通的液态锂离子电池长,制造工艺比普通的锂电池简单。
)突破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卷对卷的结构概念,采用模块化的对接机构,能够根据需要在电池外壳内装填不同的尺寸的模块,从而制造出12V或者24V的大电池单元。
)电池内部中空,有利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散热,解决了传统电池过量发热的问题。
)弹性电环设计能够保证两块或者多块电池对接时,电池与电池之间接触可靠,电路通畅,具有预压紧的功能。
)外层刷涂荧光粉使得电池在黑暗的地方会发光,便于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导电棒三维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保护壳三维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壳体,2、弹性电环, 3、散热腔,4、USB接口, 5、阴极材料,6、阳极保护壳,7、阳极材料, 8、电环卡槽,9、弹簧 ,10、阳极钢帽,11、阴极保护壳,12、导电棒,13、阴极盖板,14、导电棒底座,15、导电孔,16、阳极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夜光USB锂电池,包括壳体1,壳体1为圆环形凹槽,中心有散热腔3,壳体1内依次装填阳极保护壳6和阴极保护壳11,阳极保护壳6为圆环形,圆环一侧端面有导电孔15,阳极保护壳6内部充填阳极材料7,阴极保护壳11为圆环形,圆环两侧均开有导电孔15;阳极保护壳6和阴极保护壳11外径尺寸相同,阳极保护壳6和阴极保护壳11端面上导电孔15的开孔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阳极保护壳和阴极保护壳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阳极保护壳内部阳极材料与弹性电环保持电路联通。
导电棒12采用高导电率的快离子导体制成,对称安装在导电棒底座14上,电棒12的直径等于权利要求1导电孔15的直径,导电棒底座14的直径等于壳体1的内径。
进一步,导电棒高度应能保证其穿过阴极保护壳后还能插入到阳极保护壳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坤利,未经王坤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下一篇: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环卫车动力电池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