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毡隔热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389.9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0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新;姜爱雄;贾纮;朱瑞源;杨智伟;周富涛;徐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65;F16L5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毡隔热环。
背景技术
碳纤维制成的毡,简称碳毡。其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导热率很低等优异性能,同时活性炭纤维毡比表面积大,吸附广普性,而且吸附容量大,对汽油、醛类、酚类、醇类、烯烃等有机蒸汽吸附量比活性炭(GAC)大几倍到几十倍,对无机气体也有很好的吸附性。因此,碳毡常用作真空炉和惰性气体炉的绝热保温材料、热的气体或液体和熔融金属的过滤材料、燃料电池的多孔电极、催化剂的载体、耐腐蚀容器的复合材料衬里和复合材料等。
隔热环是高温炉或高温设备中常用的一个主要隔热保温装置,目前大多由单一的碳毡卷制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隔热环经过长时间高温工作环境的影响,质地会变得很脆,进而影响保温效果,同时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地降低,从而使生产成本提高,因此需要一种碳毡隔热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毡隔热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毡隔热环,包括上碳毡环体和下碳毡环体,所述上碳毡环体的外侧安装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支耳,所述连接支耳的上方安装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连接支耳之间通过螺纹孔连接,所述下碳毡环体安装在上碳毡环体的下方,且上碳毡环体与下碳毡环体之间通过连接支耳连接,所述上碳毡环体的中心设置有工作孔,所述上碳毡环体的内部安装有耐高温接触层,所述耐高温接触层的上方安装有聚酰亚胺热反射层,所述聚酰亚胺热反射层的上方安装有多孔材料层,所述多孔材料层的上方安装有真空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耳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支耳对称设置在上碳毡环体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工作孔由上碳毡环体和下碳毡环体的内侧壁共同组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环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加强环对称设置在上碳毡环体的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上碳毡环体和下碳毡环体均为半圆环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上碳毡环体和下碳毡环体,两个环体为半圆环形结构,使用加强环和连接支耳连接,能够简化安装和更换的时间和步骤,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碳毡具有高度发达的微孔结构,吸附容量大,脱附速度快,净化效果好,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酸、耐碱等特点;碳毡内部设置的多孔材料层能够利用材料本身所含的孔隙隔热,因为空隙内的空气或惰性气体的导热系数很低,进而提高保温效果;碳毡内部设置的聚酰亚胺热反射层具有很高的反射系数,能将热量反射出去,进而降低热辐射所造成的热量损失,减少能源的消耗;碳毡内部设置的真空隔热层能够利用材料的内部真空达到阻隔对流来隔热,由于这些复合层的共同作用,使碳毡隔热环保温效果良好,寿命提高,进而提高工作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碳毡环体;2-工作孔;3-下碳毡环体;4-内侧壁;5-加强环;6-紧固螺栓;7-连接支耳;8-螺纹孔;9-真空隔热层;10-聚酰亚胺热反射层;11-耐高温接触层;12-多孔材料层;13-碳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