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振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320.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5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蔡荣明;邓旭东;邱诚;朱孟;吴德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7/12 | 分类号: | H04R7/12;H04R7/14;H04R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振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振动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越做越薄的趋势下,在同样性能下高度较低的电子元器件往往受到了许多厂商的青睐,扬声器也是如此,扬声器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是构成其发声结构的主要部分,而磁路系统是扬声器驱动力之源,其高度当然不能随便减薄,因此为了降低扬声器的高度,振动系统成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
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扬声器的振动系统虽然在高度上取到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其高度仍然较高,进而使得整个扬声器的高度无法进一步的降低,无法满足要求。不仅如此,目前使用的扬声器的振动系统,其音圈与球顶直接采用面与面胶合连接,粘合面积小,容易导致音圈与球顶的脱离,降低了振动系统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低的新型振动系统。
一种新型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还包括球顶及音圈,所述振膜组件围成一安装通孔,所述球顶固设于所述振膜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顶部,所述球顶的底部表面上设有一凹陷部,所述音圈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音圈的顶部收容且胶合于所述凹陷部内。
上述新型振动系统,通过在所述球顶的底部表面上设有所述凹陷部,并将所述音圈的顶部收容且固定于所述凹陷部内,使得将所述音圈的部分嵌入到所述球顶当中,显然降低了所述振动系统的总高。同时,由于所述音圈的顶部收容且固定于所述凹陷部内,增加了所述音圈与所述球顶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两者连接的强度,能够较好的避免出现所述音圈与所述球顶脱离的现象,提高了所述新型振动系统的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振膜组件包括振膜及与所述振膜固定连接的支架,所述振膜及所述支架均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振膜包括中间平板部、环绕于所述中间平板部外围的弯曲部及环绕于所述弯曲部的外围的边缘平板部,所述边缘平板部固设于所述支架的顶部,所述球顶固设于所述中间平板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球顶的边缘,所述凹陷部为呈台阶状的环形结构,所述中间平板部固设于所述凹陷部内,且与所述音圈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为一环形的凹槽,所述球顶的侧壁上设有环形的收容槽,所述中间平板部固设于所述收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音圈及所述球顶均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的形状为圆拱形或波浪形当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球顶通过胶水固设于所述振膜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容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球顶的底部表面光滑过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新型振动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球顶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新型振动系统的俯视图。
图5为沿图3中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球顶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新型振动系统,包括振膜组件10、球顶20及音圈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创宏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