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面油套分注井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258283.9 | 申请日: | 2017-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7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吕旭;陈振波;黄战卫;黎成;康帅;马力;王鑫海;陈鸿鹍;李岩;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油套分注 井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油套分注井口。
背景技术
分层注水是提高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技术,包括两层分注、多层分注,井下分注、地面分注。井下分注存在井筒工作环境复杂,配水器容易污染等问题,分层配注合格率不足80%,每年井下调配2-4次,故障率高、运行费用高。因此油田地面油套分注是两层分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油田注水开发中广泛应用。
目前油田现场简易的地面油套分注井口较为简单--通过在常规注水井口的油管进口阀门和洗井堵头之间,增加直角式高压流量自控仪,来实现对油管注水量也就是下层注水量的计量和调节,在配水间对注水井总注水量进行计量和调节,从而实现油套上下两层注水量的计量和调节。目前的地面油套分注井口存在高压流量自控仪容易污染、调节阀容易失效等问题,地面分注的合格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地面油套两层分注的注水井井口,解决油田现场简易地面油套分注井口存在的高压流量自控仪污染、调节阀失效、分注合格率低的问题,提高分层注水配注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油套分注井口,包括注水阀、油管管路、套管管路和洗井阀,其中,所述注水阀设置在管道进口,所述洗井阀设置在管道出口,所述注水阀分别经过所述油管管路和套管管路与所述洗井阀连接,所述套管管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单流阀、套管调节阀、套管进口阀和套管出口阀,所述油管管路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单流阀、油管调节阀、油管进口阀和油管出口阀,通过所述油管管路和套管管路实现分层注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流阀的前端设置有直角式第一高压流量自控仪。
进一步的,在所述油管管路的前端设置有第一洗井堵头和第一放空阀,在所述油管管路的后端设置有第第二放空阀和二洗井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油管进口阀和油管出口阀之间设置有第三洗井堵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单流阀和油管调节阀之间通过短节连接,所述短节上设置有第一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用于连接水泥支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流阀和套管调节阀之间通过短节连接,所述短节上设置有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二支撑管用于连接水泥支墩。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阀的前端经过第一配水间单井配水进口阀门、第三高压流量自控仪和第一配水间单井配水出口阀门连接至配水间分水器组成配水支路,所述配水支路经过所述配水间分水器与注水站来水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阀的前端还经过配水间洗井进口阀门、配水间洗井流量自控仪和配水间洗井出口阀门与第一配水间单井洗井阀门构成洗井支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配水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配水间单井配水阀门、第二高压流量自控仪和第一配水间单井配水阀门,所述第一配水间单井配水阀门经过所述配水间分水器与所述注水站来水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管进口阀和油管进口阀采用PN25MPa-DN25mm的闸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该地面油套分注井口,实现地面调节分层注水流量,与井下分注相比,减少了井下分注调配工作量,避免井下分注因井筒复杂、井筒污染,导致的分层注水计量误差,分层注水合格率从80%提高到95%以上;
2、使用该地面油套分注井口,与油田现场简易地面油套分注井口相比,防止管线破裂、停注时发生不同层位之间、不同注水井之间的倒流、串流,同时防止倒流、串流时井筒或地层返出原油,对井下配水器、高压流量自控仪造成污染。提高了分层注水计量精度。
3、在油管进口和套管进口分别增加了一个小口径的调节阀门,减少了流量调节的难度,避免在套管进口阀门失效时,对注水井实施长达3-10天的泄压作业,井口阀门维护更换操作方便。
4、在井口高压流量自控仪实现无线传输数据,实现远程显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2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井自循环热洗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压裂防卡防砂水力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