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打饭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58240.0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胜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九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打饭机器人。
背景技术
当我们在食堂打饭时,在选择所要的饭菜时,经常会出现选择错误或是阿姨听错的情况,再作修改时则很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到后面排队的进行打饭,这样的情况很麻烦,但是却也无法避免。
近年来,随着大型工业的崛起及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招,传统的人工打饭,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生产的要求。人工打饭不仅效率低、速度慢,而且不够精准,主观性较强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项实用新型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打饭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打饭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设有上饭机、打饭机与下框机,所述上饭机设有第一移位机构以及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移位机构连接有活动承接板,所述活动承接板上放置有储饭柜;所述打饭机设有拨动机构、下饭拨动机构与分下饭机构,所述分下饭机构下设有取饭口,所述拨动机构设置在下饭拨动机构侧方,所述分下饭机构设置在下饭拨动机构正下方;所述下框机内设有第二移位机构,所述第二移位机构连接有活动承接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拨动机构设有拨动电机,所述拨动电机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拨动电机的转动轴端部连接一对齿拨动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打饭机设有储饭柜导轨以及导轨平齐感应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饭拨动机构设有拨饭电机,所述拨饭电机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拨饭电机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拨饭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饭拨动机构还设有下饭拨动电机,所述下饭拨动电机横向设置,所述下饭拨动电机转动轴连接一下饭器拨片;
所述下饭拨动机构的下饭器拨片设置在拨饭电机正下方,所述储饭柜导轨设置在下饭拨动电机与拨饭电机之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下饭机构设有分下饭电机、分饭板与下饭板,所述分饭板设置在下饭板上方,所述分下饭电机转动轴分别连接分饭板与下饭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饭板与下饭板之间设有称重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饭板正上方设有储饭管,所述储饭管内设有储饭管感应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内设有紫外光杀菌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饭机设有机柜,所述机柜柜身外层为不锈钢板,所述柜身内设有保温隔热层。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打饭机前上部设有液晶触摸显示屏。
本实用型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饭机、打饭机、下框机的三者配合,实现自动上料、打饭、下框,取代人工打饭,减少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避免人工打饭时产生的食品感染。打饭机器人通过模具对米饭的称重,保证了每一份米饭的同样规格,避免了人工打饭的随意性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智能打饭机器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体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打饭机器人,其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设有上饭机1、打饭机2与下框机3,所述上饭机1设置打饭机2左侧,所述下框机3设置在打饭机2右侧。
所述上饭机1设有第一移位机构5以及传送机构,所述第一移位机构5连接有活动承接板13,所述活动承接板13上放置有储饭柜14,第一移位机构5可带动活动承接板13上下移动,放置在活动承接板13上的储饭柜14跟随活动承接板13上下移动。
所述打饭机2设有拨动机构、下饭拨动机构、分下饭机构、储饭柜导轨以及导轨平齐感应器,所述分下饭机构下设有取饭口6,取饭口6内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8,所述拨动机构设置在下饭拨动机构侧方,所述分下饭机构设置在下饭拨动机构正下方;所述拨动机构设有拨动电机18,所述拨动电机18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拨动电机18的转动轴端部连接对齿拨动杆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九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九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258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